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bell icon
notice-title img

📱 一手掌握財經脈動!
現在下載經濟 App 馬上體驗


🎧 聽新聞|‼️ 即時快訊|📁 歷史推播


登入體驗抽 LINE POINTS
訂戶還有加碼喔!


不再通知
notice-title img

📱 一手掌握財經脈動!
現在下載經濟 App 馬上體驗


🎧 聽新聞|‼️ 即時快訊|📁 歷史推播


登入體驗抽 LINE POINTS
訂戶還有加碼喔!


不再通知

胡偉良:眾多黑天鵝造成房市危機,房地產政策有必要改弦易轍

房市示意圖。記者游智文/攝影
房市示意圖。記者游智文/攝影

本文共1899字

經濟日報 專欄作家

文/胡偉良

2025年,台灣房市正面臨近十年來最複雜的結構性挑戰。一連串黑天鵝事件——美國對台課徵重關稅、台幣升值過快、出口連三季衰退、內需疲弱、房貸限縮、就業前景不確定、央行利率在高檔盤旋——形成交互作用,重擊原本已處於高檔盤整的房地產市場。

這些外在衝擊與內部制度問題交織,使得「成交急凍、信心重挫、供給卡住、需求失衡」成為2025年房市的四大寫照。政府既有的打炒房政策,不但無法因應當前變局,甚至在某些層面上加劇了市場扭曲與民間焦慮。

沒料到前兩天,美中雙方出人意表地宣布互降關稅,被視為近年來最重大且罕見的國際經貿轉向。這項政策背後,是雙方在全球供應鏈重構過程中,不得不務實面對通膨、內需、選舉壓力與民生穩定等現實利益的考量。這一變化雖暫時緩解了台灣出口端的壓力,卻不代表台灣可以安然度過經濟與房市的寒冬。

事實上,這波中美關稅調整雖對特定產業有喘息機會,但對台灣整體房市結構問題並未帶來實質改變。台幣仍維持升值趨勢,房市信心尚未恢復,成交凍結、資金緊縮、都更受阻等問題仍然嚴峻。更重要的是,政府的既有房地產政策依舊停留在壓抑階段,未能因應結構性風險,主動釋出市場修復訊號。

面對這場即將全面引爆的資產重分配風暴,是到了政府應該改弦易轍的時候,從壓抑交易轉向「重建信心」、「保障基本居住權」與「釋放理性供給」。

以下是品嘉建設胡偉良提出的幾點政策建議,供執政者參考。

一、鬆綁限貸政策,回歸差別化管理原則

目前的限貸政策對所有購屋者一體適用,不論是投資客、換屋族、首購族,都受到同樣的貸款成數與風控限制,造成真正有居住需求者無法順利進場。

胡偉良建議政府回歸差別化原則:

1.首購族貸款成數應恢復至8成以上,並調降利率門檻;

2.自住換屋者若符合持有5年以上條件,應視為需求合理,而給予較高貸款額度;即

僅對短期轉手、持有多戶者持續限縮。

此舉不僅能刺激停滯交易,更可將資源導入真正有居住剛需的民眾手中。

二、加速危老與都市更新,釋放合理供給

全台超過五成以上住宅屋齡超過30年,建築結構老舊、安全性不足,但都更推動仍陷整合困難與程序冗長的泥淖。

胡偉良建議:

1.將危老容積獎勵政策延長,以規模獎勵取代時辰獎勵,並簡化建照審核程序;

2.中央應成立「整合協助辦公室」,提供整合專業團隊與地方政府的主管單位適當的協助;針對特定危險老屋,應優先納入迅行劃定名單,主動啟動更新。

3.透過政策誘因與技術資源介入,政府應成為都更進程的推動者,而非旁觀者。

三、建立租售雙軌市場,打造真正的居住正義

當前政策過度聚焦在打房與打炒,但忽略了市場上真正「買不起也租不到」的族群。社會住宅供給仍嚴重不足,私有市場的租金則年年上漲。

胡偉良建議:

1.推動「公共包租代管2.0」,擴大民間參與並引入稅務誘因;

2.補助都更後的新成屋轉為青年或老人專用出租住宅;

3.加速公辦都更後的餘屋釋出作為「過渡租屋空間」,協助弱勢族群在等待購屋的過渡期獲得合理居所。

居住不是商品,而是民生底線。政策應將租售市場雙軌並進,回應不同階層的需求現實。

四、調整稅制結構,避免扭曲市場機能

當前房地合一稅與囤房稅等制度雖具備正當性,但在實際執行上卻造成交易怠滯與資產移轉困難。

胡偉良建議:

1.針對長期持有者、實質自住者提供稅額折抵或緩徵機制;

2.適度調降持有6年以上的不動產移轉稅負,促進換屋流動;

3.對於預售轉售與短期套利者,持續加重課稅,保持抑制力道。

讓稅制回歸「抑制投機、促進合理流動」的原則,才不致讓市場進一步凍結。

五、政策轉向的訊號應清晰、穩定、可預期

房市最怕的不是高價,也不是政策緊縮,而是「政策反覆」與「方向模糊」。過去幾年政府政策缺乏中長期一致性,導致市場信心崩解。

胡偉良建議:

1.公開設定房價與供需合理區間,建立政策預期管理機制;

2.定期與房地產產業對話,建立政府與市場之間的透明橋樑;

3.政策調整前至少給予3個月窗口期,避免市場劇烈反應。

唯有讓市場相信政策的「連續性」與「可預測性」,房市才可能穩定回溫。

六、重新調整存款準備率,支應都更資金需求

政府近期三次調高存款準備率,凍結了5000億的房子地產市場可用資金,造成房貸及都更市場上的資金緊縮,並形成房市危機,政府有必要重新調整存款準備率,支應都更資金需求。

胡偉良觀點:重構市場信心,是2025房市最迫切的國安任務

房市問題不是單一產業的問題,而是攸關民生、金融與國內整體信心的交叉議題。當黑天鵝一隻接一隻出現,政府若仍以「觀望」或「壓抑」為主軸,將錯失重建秩序與信心的關鍵時刻。

是時候,讓房地產政策從「打壓」走向「重構」,從「防爆」走向「修補」。這不只是為了產業,更是為了每一個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所有台灣人。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胡偉良畢業於台大土木系,畢業後通過國家高考取得技師執照,做過公務員,不到兩年離職,轉入民間部門工作,先後從事建材、營造業務,之後再跨足房地產領域。任職期間,基於工作上的需要繼續進修,並先後取得營建管理、商學、法學等三個博士學位。從商期間共經歷三次危機,資產三次歸零,均重新再起。目前從事房地產生態系的建構

延伸閱讀

上一篇
2025稅改「殺很大」 房子放10年竟變豪宅?自住老屋主也逃不掉
下一篇
建商哭哭!央行公布數項房貸統計 5月房市指標顯著降溫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