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第6波是重手?專家:打不到預售屋、下半年仍榮景

房市示意圖。記者游智文攝影
房市示意圖。記者游智文攝影

本文共601字

經濟日報 記者游智文/即時報導

央行再出招,市場不少人認為是重拳,不過高力國際業主代表服務部董事黃舒衛表示,央行在2020年12月開始新一輪的房市信用管制,季季出重拳,一直到2022年才以升息取代信用管制。這次央行繼去年6月後,再度祭出第六波的信用管制,壓縮七都第二戶以上住宅貸款成數,並調升存準率1碼,其實了無新意,對市場降溫極其有限。

黃舒衛分析,新青安的原意是補貼首購族進場,但是重新點燃的成屋買氣,激出預售市場的比價效應,再加上預售屋付款的彈性,不但吸引自備款不足的自住買方進場,更成為置產抗通膨、投資買盤大開槓桿,把預售屋當成金融期貨操作的新樂園,引發諸多市場亂象。

然而,預售不涉及房貸、授信問題,因此即便央行下藥再猛,在完工前根本都不受央行信用管制牽制,所以目前檯面上的信用管制工具不但不是房市降溫的解藥,甚至因為對於成屋市場的過份壓抑,將使熱錢、剛需流向預售市場的趨勢更為擴大,銳化房市價量膨脹的領先指標。

黃舒衛認為,目前央行信用管制的邊際效益極低、副作用越形鞏固,若無其他有效管制工具上場,而美國第三季的降息議題又來勢洶洶,預期台灣下半年成屋、預售市場仍是一片榮景,惟惜售、封盤的心態將使交易量成長趨勢走緩。


延伸閱讀

央行宣布凍息 8地區第二戶購屋貸款降至6成明起上路

降貸款成數、升存準率 房仲:央行重手雙殺兩族群

央行再祭第二戶限貸六成 專家:央行打房盲點在這

央行祭第六波信用管制 賴正鎰:盼不要溯及既往、同業也要自我約束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台中掀私校南移熱潮!帶動南台中單元重劃區房市看漲
下一篇
南山廣場再現5,000元坪租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