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金融圈:都更危老 兩大困境待解

本文共548字

經濟日報 記者陳美君/台北報導

政府推出一系列打炒房措施、中央銀行四度升息墊高貸款利率,加上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經立法院三讀通過,是否會對都市更新案造成新一波衝擊?金融圈主管指出,都更危老目前遭遇兩大困境,一是營建成本漲太兇,二是房市買賣雙方對價格的認知差距擴大,恐不利未來銷售。

熟悉都更市況的金融圈主管表示,都更危老案面對的困境是,房屋造價一直漲,但售價看起來出現停滯,而危老都更案的推動過程非常冗長、可能長達八至十年,這段期間建材等成本漲幅非常驚人,成本持續疊加,未來勢必會反映在銷售價格上;除非建材等原物料價格能恢復平穩,才能有效抑制房價的上漲。

此外,政府打炒房相關政策,對自辦都更的影響比一般建案要來得輕微。金融圈主管分析,「以自辦都更案而言,絕大多數的房屋都是地主所有,拿出來賣的數量有限,且很多時候地主的親戚朋友會搶著認購,供給量少,衝擊就不是那麼大。」除非主打超大坪數的豪宅,或進行都更的主要目的是出售,就得面對市場競爭壓力,銷售可能會遭遇阻力。

金融圈主管還說,近年來,推動都更危老案時房屋造價與房價雙雙上漲,但房價漲幅是否超過造價成本,建案座落的地點顯得十分關鍵。舉例而言,台北市很多地區,每坪房價都在100萬以上,房價每上漲10%就是10萬元,即使興建成本從20萬元漲至25萬元,房價的漲幅也足以吸收掉多餘成本。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外溢效應帶動工業投資 桃園楊梅7千坪工業廠房公開銷售
下一篇
賣北市大巨蛋 遠雄態度開放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