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平均地權條例衝擊這2大市場 這三大區房價料最先鬆動

房市示意圖。本報資料照片
房市示意圖。本報資料照片

本文共707字

經濟日報 記者廖珮君/台北即時報導

2023年1月《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通過,替房市資金「去槓桿」,支撐房價的科技廠投資、缺工料也逐漸消失下,這三大力道讓過去房價漲多、推案供給量過多的台中、台南和高雄等,可望有機會出現議價空間。

據三讀修正通過的《平均地權條例》,影響最大的是限制預售屋換約、重罰炒作、及法人購屋許可制及預售屋解約申報登錄等四項。

銀行圈認為,將有兩大衝擊,一、預售屋資金將降溫,資金可能轉向成屋市場,二,豪宅資金撤出,可能轉向商業不動產,整體修正案是替房市降槓桿。

銀行主管說,預售屋有低自備款、換約容易優勢,讓許多短線投資資金進入預售屋市場做高槓桿操作,禁止換約轉售後,是斬斷了這條高槓桿的獲利路徑,解約後需在30天內申報,將阻斷資金投入預售屋、也間接替房市降槓桿。

私法人購屋常被大戶以公司名義置產來節稅,豪宅更是首選標的,設限後,將讓豪宅資金撤出,部分可能轉向商用不動產。

另一家銀行認為,全球景氣趨緩、高利率環境下,空屋率和新建餘屋數明顯上升、移轉棟數和成交量卻反向下滑,顯示供給增、需求減,房市供需轉向,從賣方轉為買方市場後,政策進一步「去槓桿化」,更顯著壓抑房市。

那些地區可能會最先鬆動?銀行主管說,中南部地區因台商回流、科技廠投資及炒作,房價漲幅已明顯高過居民可負擔範圍,再以新建餘屋數來看,因科技題材帶動推案量大增,如台中、台南得要注意供過於求狀況。

2023年支撐房價因素,科技廠投資、缺工缺料都逐漸消失,以內政部數據來看,推案量增、新建餘屋數高的台中、台南、及空屋率居七都之首的高雄,房價有望出現議價空間。


延伸閱讀

使用權住宅等於慢性助炒房?財政部澄清:未大量標售國有地

房市進場點到?國銀房貸新貸戶探4年低 2023年恐更萎縮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台中建商積極推動淨零轉型 帶入永續設計減少建築垃圾
下一篇
凱基慈善基金會助學及急難救助金 全面關懷弱勢學童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