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三大支柱助力 法人:中國大陸新經濟ETF起飛

本文共684字

經濟日報 記者廖賢龍/即時報導

受惠於企業獲利獲得改善、互聯網及防疫政策鬆綁,成為陸港股近期築底反彈的強大支柱。中信中國50ETF(00752)(00752)經理人詹佳峯表示,中國大陸疫情快速解封之下,對經濟復甦是一大利多,使多數投行出面唱多陸港股,在各項政策的加持下,互聯網及消費族群迎接新契機,買進訊號頻現,投資人可開始布局以大陸電商為題的ETF,因互聯網最壞時期已過,2023年將會是新的開始,且長線相當有爆發潛力。

詹佳峯表示,受到房地產拖累、互聯網監管的影響下,加上先前疫情風控措施趨嚴,導致陸股表現相對低迷,互聯網的獲利也不見起色,MSCI中國ROE自2021年中以來大幅下滑,但隨經濟陸續解封政策積極出台、股票回購等措施釋出等,使外資發布報告指出,這些措施都可帶動互聯網及消費族群的ROE,估計2023年將反轉上升。

隨互聯網監管鬆綁,利多消息相繼浮現。詹佳峯指出,近期可以看到大陸官方對互聯網平台政策有明顯鬆綁的趨勢,像是騰訊11月獲批准睽違已久的遊戲版號,同時也批准投資業外三星財險;除此,京東旗下京東科技於今年1月尋求香港上市擱置後,有望於2022年底完成上市,隨著在港掛牌的中概股估值回落至低檔,近三個月出現大幅度的公司回購潮,自9月起至11月,回購規模分別為港幣185億、144億及112億元,創下歷年來前三高。

詹佳峯展望後市,中概股估值落底後,投資價值浮現,且隨大陸有望全面解封,為經濟注入一針強心劑,復甦力道強,同時在監管放寬後,新經濟族群互聯網、電商反攻向上動能強勁,逢低加碼買進的訊號浮現,對於喜歡操作短線的投資人而言,則可入手槓桿型正向2倍的ETF,以迎接政策為中國新經濟帶來的曙光。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台中這區預售價量齊揚 一年量翻3倍、價漲近七成
下一篇
京華廣場頂辦奪國際大獎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