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653字
戴德梁行發布今年第二季不動產市況,2022年第二季土地交易量僅279億元,為近五年單季最低成交量。預測下半年中小型建商面對持續升息及營建成本侵蝕利潤的壓力,將陸續出現認賠出脫手中土地的現象。
戴德梁行表示,前次單季土地交易量跌破300億元是在2017年第二季,當時為194億元。
戴德梁行分析,上半年土地交易量急縮的原因,與2016年起連續低迷至2017年第二季那一波有諸多不同。
2016的急跌是因政府實施房地合一稅,並大幅調高公告地價與公告現值,房地交易成本及持有成本激增,建商與地主花了一年半時間琢磨與適應新政策,因此6個季度之平均交易量僅218億元。但當時央行利率政策穩定,消費者物價與營建工程物價皆無重大波動。
反觀今年則因國內疫情嚴峻、烏俄戰爭爆發,國際原物料及人工成本雙雙暴漲及央行升息,投資風險大幅提高,再加上今年是選舉年,地方政府土地標售將更為謹慎,因此無論需求面與供給面皆呈現濃厚的觀望態度。
戴德梁行不動產估價師事務所所長楊長達指出,土地市場歷經2019-2021累積了9,000億元的交易量,建商獵地的策略是控制營建成本及降低利潤以求得標,三年來土地成本已墊高三成。
如今營建成本漲幅亦超過三成,原先設定的低利潤已被高漲的成本嚴重侵蝕,儘管升息會影響購屋能力,但未來房價並無多少降價空間,預測下半年中小型建商面對持續升息及營建成本侵蝕利潤的壓力,將陸續出現認賠出脫手中土地的現象,但因土地交易規模都不大,土地交易量縮的戲碼將延續至2023年。
延伸閱讀》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