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人口「生不如死」加劇 房價末日提早來?
內政部最新資料顯示,今年1月出生人數僅9,601人,創統計以來首見單月新生兒不到一萬人,一月死亡人數16,332人,比出生多了6,731人,生不如死情況也在加速惡化。
住商不動產企研室資深經理徐佳馨表示,此一數據令人訝異。今年1月出生的新生兒,約是去年3月左右懷胎,不少人認為,當時疫情嚴重,大家都減少出門,或改為在家上班,可能會有一波「疫情嬰兒潮」,沒想到新生兒人數反而大減。
她指出,少子化問題比想像更快,先前國發會原本預估2022年台灣人口才會負成長,但已提早到去年發生,現在來看,人口減少速度可能還在加快。
她表示,從日本經驗來看,人口減少並非全面性的崩盤,對於房市衝擊在於未來資源將會更為集中在都心區和成熟區域,偏鄉與近年大興土木建設卻未到位的新重劃區,可能成為第一波少子化的最大受害者。
1月死亡人數則是16,332人,為統計以來新高,較上月增加1124人。和出生人數比較,死亡人數比出生人數多出6731人。
學者張金鶚表示,出生人數急速下降,房價過高是主因之一,大家買不起、養不起,因此不敢生。政府若不認真面對高房價問題,人口減少速度會比想像來得更快。
他說,解決高房價必須多管齊下,囤房稅是其中之一。政府不願意積極實施囤房稅,原因令人不解,事實上囤房稅過去已有實施經驗,台北市的房價領先在2014年下半年慢慢下滑,再擴及至新北及全國的房價緩跌,這些也已經嚴謹學術研究評估,過去實施的確是有相當顯著成效。
徐佳馨則認為,出生率下降原因複雜,除房價外、生活環境的負面因素,托育政策搖擺,企業對育兒員工友善度仍須提升等等,都是民眾不想生的重要原因。
延伸閱讀
相關新聞
- 逃命了!預售屋換約求售暴增7000件 房價下修2021-04-20
- 市調機構統計 Q1全國新建案推案量減價漲2021-04-17
- 永和大陳社區重建露曙光 住戶參與公辦都更意願破6成2021-04-20
- 包租代管成效六都第一 鄭文燦:下階段再推3400戶2021-04-20
- 雙北南遷潮!台中七期豪宅磁吸補強北客買房占比破30%2021-04-20
- 打炒房第二戶限貸五成?李同榮:鷄蛋碰石頭2021-04-20
- 北區預售屋去年查獲34漏稅案 逾半在新竹2021-04-19
- 央行緊盯房市 楊金龍:必要時不排除第三波管制2021-04-19
- 愈打房愈想投資?不動產抗跌保值認同度竄高2021-04-19
- 央行立院報告 楊金龍:我年輕時也買不起房2021-04-19
- 楊金龍今立院備詢打炒房有後續?內政部:不設停損慎考量2021-04-19
- 吳德榮:舒力基22日外圍環流造成東半部有明顯降雨2021-04-18
- 台中海線房市發燒「佳福柏斯市」買房抽百萬遊艇受矚目2021-04-17
- 移居造就宜居 台北人口減少是好事?2021-04-16
- 如果這件事沒改變 投資客還是回頭買房2021-04-16
- 新北最新房價指數 淡水創5年高點2021-04-16
- 是生技還是物流?產業發展須沉穩規劃2021-04-16
- 內政部表態 支持社宅及公益房東三稅減免2021-04-16
- 「桃中南高」去年買氣噴發 交易棟數逾近15年均量2021-04-16
- 不只台積電載水的勤美之森 這豪宅水質也可供民生用水2021-04-16
- 民團籲社宅租金全國一致 提高保障弱勢比例2021-04-16
- 公布民版住宅法草案 民團籲社宅租金定價基準全國一致2021-04-16
- 全台Q1房市價照漲 網友罵:這種打法根本沒用2021-04-16
- 北台新建案Q1全面漲價 專家估還有高點2021-04-16
- 高雄、台南社宅監造今招標 總預算近1.8億元2021-04-15
- 打臉政府打炒房 首季北北桃竹基新建案價格全面上漲2021-04-15
- 內政部擬修法降公設比 賴正鎰:政府為何管那麼多2021-04-15
- 小螺絲立大功 金屬製品業從員工人數全國製造業第二2021-04-15
- 工業用水占比低 王文淵籲政府思考分配合理性2021-04-15
- 國泰建設溢價7成 得標二重重劃建地2021-04-15
- 住展:北台灣新屋預售屋多走揚 北市首季重返9字頭2021-04-15
- 打房真的沒用!Q1房價暴走 北市重返9字頭2021-04-15
- 內政部擬修法降公設比 賴正鎰:根本來亂的2021-04-15
- 活化資金運用 中石化決議釋出高雄3筆亞灣土地2021-04-15
- 北市1月房市交易總額降 價格微升2021-04-14
- 住展評論:業者被查到不想說 房市透明度走倒車2021-04-14
- 每坪215萬!神秘客砸5.7億現金買信義區豪宅2021-04-14
- 中央二階社宅870戶 北市嗆灌水還一半流標2021-04-14
- 內政部轟北市:不當質疑中央社宅政策 只會加速民眾逃離2021-04-14
- 房地合一2.0上路房產會慘?專家:四種可能2021-04-14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