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炳立:資金狂洗土地 房市還有一波可再賺
度過了2020年這個鼠疫年,迎接而來的2021年將會是穩健務實的牛年。2020年台灣不但在防疫、經濟表現上都是全球第1,從土地到預售屋市場都創下紀錄。
過去4年,台灣房價累積跌幅達2~3成,已屬親民可及,加上利率低等寬鬆條件,助長買氣。但因買盤來自剛性需求的自住客,價、量及買氣多落在蛋白區的小二、小三(房)等產品,且畢竟全世界房市在重稅之下,不可能大漲。未來台灣房市也仍是「稅制不改、投資不入」的環境,房市千萬別假借一點點的熱,就大炒特炒,又「忘了我是誰」!
若未來1年成交量有放大,也只是追求保值的閒置資金買盤,所以,2020年產品放量的商、住和土地市場,2021年會續漲。商用不動產中的辦公產品將再寫下新高;預售是小二、小三自住產品依舊當道,在蛋白區滾量放大,價溫漲;而蛋黃區依舊是孤芳自賞,只得到少部分自用型買家青睞,未來仍是「上不去、下不來」。
台北市大面積土地嚴重缺貨,只剩下地上權,但地上權卻能賣到所有權的價格。現在留下來的都是大塊都更需整合,小塊的都是地點好,賣高房價,使得台北市的房子不論新舊都開高房價等買盤。沒能力的應該買在「地段、環境、可及性佳」的蛋白區房子,所有剛性自用者要趁台灣目前極致的金融環境條件,「砸錢買屋,等風再起」,因為資金狂洗土地,牛市將起,自用型買家應把握機會!
2021年價、量、買氣將溫漲,健康不失控,政府將「查炒、追金、軟打房」。撐住房價的4根柱子——「資金、利率、供給、需求」,資金充足、利率低檔,但過去的量未去化掉,新的量又出來,替代性的產品多,供過於求下,只有個案表現,難全面上漲,投資、投機不入。
2021年土地有量的城市,房價繼續看好,再漲10%;而六都是自用、熱銷及有3%收益的商用不動產才受閒置資金青睞,但飯店、店面、商場除外。2020年房市仍存在著任性與認命,悲觀的人,凶兆已現求解套;樂觀的人,還有一波可再賺。願大家拋開悲觀的2020年,迎接穩健快樂的2021年,發大財!(本專欄作者為香港商戴德梁行不動產投資顧問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董事總經理)
延伸閱讀
相關新聞
- 內政部:不排除再發動聯合稽查 實價登錄修法拚7月上路2021-02-25
- 去年售屋 今年繳稅增加2021-02-25
- 汐止擁優勢 產業聚落成形2021-02-24
- 早在央行出手前就已警覺?北市房價中止六連漲2021-02-22
- 財政部首度公布「囤房」情形 全台48萬人擁非自住住家2021-02-25
- 實價登錄2.0目標7月上路 賴正鎰盼給業界緩衝期2021-02-25
- 北部空氣品質差26日午後緩解 228連假先雨後晴2021-02-25
- 1月新承做房貸大減百億 央行:打炒房有效果2021-02-25
- 蝸居時代來臨? 台北房屋坪數縮水中2021-02-25
- 疫後法拍屋不增反減 突顯房產優勢2021-02-25
- 不怕央行限貸令?帝寶幫、公司法人大戶擲上億元買豪宅2021-02-25
- 實價登錄2.0 內政部:希望7月1日正式上路2021-02-25
- 北台灣建案去年平均銷售率寫7年高 新竹買氣居冠2021-02-25
- 2021首宗億元宅 帝寶幫砸2.78億元買下頂禾園2021-02-25
- 去年北台灣新建案平均銷售率近六成 創七年新高2021-02-25
- 領頭羊回來了!北台灣建案銷售率創七年新高2021-02-25
- 買爆!去年全台購屋2.4兆元 北北桃皆創五年新高2021-02-25
- 興富發台中再獵地 砸28億元購地蓋小豪宅2021-02-25
- 興富發房屋銷售 兩月賣73億2021-02-25
- 房產所得計算 看出各區漲勢2021-02-25
- 政府禁紅單轉售 興富發:網路揪團購屋再轉手算嗎?2021-02-24
- 房仲:港人來台居留人數破萬 偏愛雙北台中桃園2021-02-24
- 住展評論:特色景觀存廢 取決增容積還是限建2021-02-24
- 宜蘭地價動態 去年Q4房屋成交量縮2021-02-24
- 公墓變遊樂場 乙未保台公園將完工2021-02-24
- 花敬群:稅改是調整房市工具 研擬政策要有充分證據2021-02-24
- 捷運南環段將動工 文山區四社區入榜熱點社區2021-02-24
- 暴增!去年1.08萬港人脫港來台 最愛住這裡2021-02-24
- 永豐銀打造新北最大屋頂光電 累計合作廠年供電13億度2021-02-24
- 遠雄U-Town 自用、置產買盤搶進2021-02-24
- 台南老屋重建 最高補助450萬2021-02-23
- 住展評論:不再當租屋世代?年輕人:最近打算買房2021-02-23
- 財政部研議修房地合一稅 賴正鎰:勿成全面打房2021-02-23
- 房地合一稅納優先修法 賴正鎰:下半年玩不下去2021-02-23
- 房市比較冷?學者曝:只是建商知道禍從口出2021-02-23
- 苦!去年台北市購屋面積僅24.4坪 居住空間三年少8%2021-02-22
- 桃園15筆不動產大拍賣 市區5層別墅底價1600萬受矚目2021-02-22
- 贈與不動產不減揭密 原來是夫妻為了省土增稅2021-02-22
- 新竹市地政統計:市區郊區案案熱賣2021-02-22
- 8坪窳陋屋擠5人都更卡 水源二三期容積獎勵放寬至2倍2021-02-22
熱門文章
- 領頭羊回來了!北台灣建案銷售率創七年新高2021-02-25
- 2021首宗億元宅 帝寶幫砸2.78億元買下頂禾園2021-02-25
- 房產所得計算 看出各區漲勢2021-02-25
- 去年售屋 今年繳稅增加2021-02-25
- 內政部:不排除再發動聯合稽查 實價登錄修法拚7月上路2021-02-25
- 買爆!去年全台購屋2.4兆元 北北桃皆創五年新高2021-02-25
- 不怕央行限貸令?帝寶幫、公司法人大戶擲上億元買豪宅2021-02-25
- 興富發房屋銷售 兩月賣73億2021-02-25
- 財政部首度公布「囤房」情形 全台48萬人擁非自住住家2021-02-25
- 「國苑之美」智慧宅強攻苑裡首購族 開案月餘賣破三成2021-02-25
- 國資圖綠園道第一景發威!「惠田上書房」熱銷破七成2021-02-25
- 蝸居時代來臨? 台北房屋坪數縮水中2021-02-25
- 去年北台灣新建案平均銷售率近六成 創七年新高2021-02-25
- 疫後法拍屋不增反減 突顯房產優勢2021-02-25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