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房價連續幾年不漲,房市將發生五個改變
台灣的房價2014年下半年開始止漲回跌,迄今已有5個年頭,這5年來房價平均跌幅約在15%左右,對2010年之後買房的人來講,發生什麼樣的結果?
1. 投資性需求消失
首先可以明確的是,市場需求會發生變化,首先毫無疑問的是投資性需求會徹底的消失,因為買了房子不會漲,而且還要揹負銀行貸款,買房作為純投資就那麼的得不償失。
2.剛需買房的數量降低
剛需買房的數量也會降低很多,因為大家都不著急了,今天買和明天買沒什麼差別,所以會有大概半壁江山的剛需會選擇租房。
有人說,這時候的丈母娘也會比以前溫柔很多,她們開始相信男人只要努力存錢,以後是可以買到房子的
3.改善的需求依舊
那什麼樣的人還會買房呢?
當下比較穩定的成交量來自於改善性的住房需求,也就是換房族;這些人有房,但是因為家庭結構的變化或者自己的品位提升,想要換到較好的房子,所以這類的改善需求會依然穩健。
這些人因為已經有房,所以可以透過換房,就是賣掉舊房子加點錢買一套更好的房子。
因為對於房價未來的預期變弱,大家對持有多套房產的慾望開始降低,有些人開始思考產新配置,想讓自己過的更好。所以在這樣動機的驅動下,在房價穩定的前提下,一些區域的房價會因為供求關係發生變動,包括小漲,像城市核心區的優質房產。而對一些比較沒有優勢的房產,則可能出現小跌。
4. 房地產開發商的生態改變
一些手上有土地的開發商,有兩種不同的態度,第一種因為對未來的需求量比較悲觀,所以會盡最快程度的把土地開發成建案後脫手出售。
第二種就是緩慢開發,做作品做口碑,這種情況比較可能是小眾開發商,對自己每個建案都希望做到慢工出細活。
當然一 些上市櫃開發商還是比較會依循常規的節奏,大量而規律的推案。相對而言,他們的抗風險性會比小公司或新進公司要強。
5. 房屋型態
住宅的產品創新會更加保守,因為開發商沒有了創新最原始的動力,不會有溢價,同時去化也不會發生根本性的改變。
但是不代表開發商就沒有創新力,這個時候的創新會更多的流向到商業、辦公或者持有型物業,雖然房價盈利不多,但是其他地方就有了盈利的可能
其中比較尷尬的就是租賃用房,這一塊處於一個啟蒙期需要創新和孵化,就要接受開發商因為創新而帶來的溢價,但是租金又不會太高,需要有剛需性產品,所以政府主導的產品會是在租賃用房上。
胡偉良觀點:
房價必定走向緩緩下降的通道。要知道房價不漲就也意味著大家不急於買房,大量的餘屋會逼開發商撐到最後,還是要走向降價求售的。房地產業者無可避免的會面臨是否退出市場的抉擇,但面臨當前的產業利潤日益薄,轉型或退出市場將難改變。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台灣商務平台,原文請點此
相關新聞
- 逃命了!預售屋換約求售暴增7000件 房價下修2021-04-20
- 市調機構統計 Q1全國新建案推案量減價漲2021-04-17
- 永和大陳社區重建露曙光 住戶參與公辦都更意願破6成2021-04-20
- 包租代管成效六都第一 鄭文燦:下階段再推3400戶2021-04-20
- 雙北南遷潮!台中七期豪宅磁吸補強北客買房占比破30%2021-04-20
- 打炒房第二戶限貸五成?李同榮:鷄蛋碰石頭2021-04-20
- 北區預售屋去年查獲34漏稅案 逾半在新竹2021-04-19
- 央行緊盯房市 楊金龍:必要時不排除第三波管制2021-04-19
- 愈打房愈想投資?不動產抗跌保值認同度竄高2021-04-19
- 央行立院報告 楊金龍:我年輕時也買不起房2021-04-19
- 楊金龍今立院備詢打炒房有後續?內政部:不設停損慎考量2021-04-19
- 吳德榮:舒力基22日外圍環流造成東半部有明顯降雨2021-04-18
- 台中海線房市發燒「佳福柏斯市」買房抽百萬遊艇受矚目2021-04-17
- 移居造就宜居 台北人口減少是好事?2021-04-16
- 如果這件事沒改變 投資客還是回頭買房2021-04-16
- 新北最新房價指數 淡水創5年高點2021-04-16
- 是生技還是物流?產業發展須沉穩規劃2021-04-16
- 內政部表態 支持社宅及公益房東三稅減免2021-04-16
- 「桃中南高」去年買氣噴發 交易棟數逾近15年均量2021-04-16
- 不只台積電載水的勤美之森 這豪宅水質也可供民生用水2021-04-16
- 民團籲社宅租金全國一致 提高保障弱勢比例2021-04-16
- 公布民版住宅法草案 民團籲社宅租金定價基準全國一致2021-04-16
- 全台Q1房市價照漲 網友罵:這種打法根本沒用2021-04-16
- 北台新建案Q1全面漲價 專家估還有高點2021-04-16
- 高雄、台南社宅監造今招標 總預算近1.8億元2021-04-15
- 打臉政府打炒房 首季北北桃竹基新建案價格全面上漲2021-04-15
- 內政部擬修法降公設比 賴正鎰:政府為何管那麼多2021-04-15
- 小螺絲立大功 金屬製品業從員工人數全國製造業第二2021-04-15
- 工業用水占比低 王文淵籲政府思考分配合理性2021-04-15
- 國泰建設溢價7成 得標二重重劃建地2021-04-15
- 住展:北台灣新屋預售屋多走揚 北市首季重返9字頭2021-04-15
- 打房真的沒用!Q1房價暴走 北市重返9字頭2021-04-15
- 內政部擬修法降公設比 賴正鎰:根本來亂的2021-04-15
- 活化資金運用 中石化決議釋出高雄3筆亞灣土地2021-04-15
- 北市1月房市交易總額降 價格微升2021-04-14
- 住展評論:業者被查到不想說 房市透明度走倒車2021-04-14
- 每坪215萬!神秘客砸5.7億現金買信義區豪宅2021-04-14
- 中央二階社宅870戶 北市嗆灌水還一半流標2021-04-14
- 內政部轟北市:不當質疑中央社宅政策 只會加速民眾逃離2021-04-14
- 房地合一2.0上路房產會慘?專家:四種可能2021-04-14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