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bell icon

改善美台貿易逆差 楊金龍建議降超額儲蓄 公私齊提振投資

本文共963字

經濟日報 記者林勁傑/台北即時報導

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今於研討會就川普2.0貿易政策發表專題演講表示,美國貿易巨額逆差其根本原因在於民間儲蓄不足,無法支應龐大財政赤字,全球貿易帳失衡,逆差國與順差國要共同調整內部超額儲蓄或儲蓄不足的失衡;台灣貿易帳順差反映儲蓄高、投資低,致累積龐大超額儲蓄;民間部門及政府均宜提振投資。

楊金龍說明,根據國民所得會計恆等式(X-M) = (S-I) + (T-G)6,「經常帳(貿易帳)順差」(經常帳逆差)與「超額儲蓄」(儲蓄不足)是一體兩面。一國如有經常帳逆差,顯示其國內整體儲蓄不足。美國長期面臨雙赤字(Twin Deficit)問題,即經常帳逆差與財政赤字。長期貿易逆差根本原因在於民間儲蓄不足,無法支應龐大的政府財政赤字;若其無法增加儲蓄,則無法有效改善貿易逆差問題。

他強調,全球經常帳失衡問題,逆差國與順差國要共同調整其內部失衡(超額儲蓄或儲蓄不足) 當前主要國家經常帳持續巨額失衡,其中,順差國集中在部分亞洲及歐洲國家,最大逆差國為美國,其次為英國。要解決全球經常帳失衡問題,順差國與逆差國均應共同肩負責任,不能倚賴單一國家調整。

美國財政部匯率政策報告曾指出,面對全球貿易失衡,經常帳順差國及逆差國均應進行結構性調整。其中,順差國應致力增加需求,例如增加投資及消費,並擴大社會安全網及延長退休年限,政府則可實施擴張性財政政策,以帶動國內需求及改善過多儲蓄;逆差國則宜增加儲蓄,撙節財政支出或進行財政重整,降低消費等國內需求,縮減經常帳逆差。

楊金龍也點出台灣經常帳順差反映儲蓄高、投資低,致累積龐大超額儲蓄。長期以來,台灣超額儲蓄偏高,主因國民儲蓄走高、國內投資低。由於台灣少子女化及人口老化愈趨嚴峻,工作所得人口萎縮,不利消費成長,致儲蓄率維持高水準。另方面,2018年以前因產業外移,國內投資動能不足;其後美中貿易摩擦帶動台商擴大在台投資,加以半導體業持續投資先進製程,投資率回升;惟儲蓄率上升更多,致超額儲蓄仍高。

楊金龍指進一步依部門別觀察,台灣超額儲蓄主要來自家庭部門,其次為企業,政府部門超額儲蓄則較小。台灣超額儲蓄長期趨升,預期本年將逾4兆元。因應超額儲蓄問題,民間部門可增加消費與投資;而在財政穩健前提下,政府可適度採行擴張性財政政策,提振公共投資,不僅激勵長期經濟成長動能,亦有利減緩台灣龐大的超額儲蓄。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台灣利率市場:股利發放影響有限 央行存單餘額降至兩個月最低
下一篇
美元高利定存 年息衝10% 吸引民眾趁美降息前鎖住高利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