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bell icon

90天關稅倒數 科技股將引領美股復甦

本文共736字

經濟日報 記者楊伶雯/台北即時報導

川普點燃關稅戰以後,企業獲利預估下修,但4/9宣布暫緩關稅90天,市場逐漸回暖。隨著暫緩關稅的期限將至,目前僅有英國達成關稅協議,其餘國家都尚未與美國取得共識。

統一全球新科技基金經理人郭智偉表示,企業獲利成長下修已暫停,科技類股更是下修幅度最小的產業。同時,受惠於半導體、軟體及通訊服務等獲利表現良好,下半年科技類股評價面上仍有上漲空間,科技類股仍為2025年獲利成長的主要驅動力。

雖然關稅政策對經濟及企業獲利造成壓力,但主要的下修皆已在4月反應,標普500指數的估值已修復至合理水平。根據美銀美林資料,2025年標普500指數預估獲利成長率有機會實現高個位數成長。整體而言,美股獲利仍由科技類股驅動;其中半導體獲利成長率預估有望上看36%,其他相關產業預估獲利成長率則介於13%~18%之間,這些板塊均具備實現雙位數成長的潛力。

受中美貿易局勢影響,AI供應鏈正積極轉向中東市場。沙烏地阿拉伯及阿聯酋正大力投入數百億美元推動國家級AI戰略,吸引以輝達(NVIDIA)、微軟(Microsoft)、Google(Alphabet)為首的美國科技巨頭,並為伺服器、網通、軟體服務等相關產業鏈帶來龐大商機。

另外,Meta(臉書)宣布與星座能源(Constellation Energy)簽訂20年核電長約,旨在滿足其AI資料中心日益龐大的電力需求,並進一步強化其AI基礎設施布局。Meta此舉也意味著大型科技公司願意做出長期承諾,支持AI基礎設施的成長。

統一全球新科技基金經理人郭智偉指出,下半年科技仍是產業成長核心,尤以軟體及AI相關供應鏈為主軸。另一方面,受中美貿易局勢影響,AI供應鏈正積極轉往中東市場,此舉帶動該地區在人工智能、雲端運算的發展,有望成為下一波的成長動能。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基金特蒐/全球債基金 操作更靈活
下一篇
AI 題材驅動獲利、企業併購成為新常態 科技基金雙動能熱轉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