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990字
川普4月宣布對等關稅政策,全球市場情緒陷入恐慌,境外基金在台規模也大受影響。根據統計,境外基金在台規模月減3.8%,降至新台幣4.4兆元。評價面與投資人信心潰散等因素,導致固定收益、股票、平衡型等三大類型基金在台規模皆較前月減少。
根據基金資訊觀測站統計,4月份境外多個基金類型都呈現淨流出,僅貨幣市場型基金仍維持淨流入,顯示避險情緒濃厚;當月整體境外基金淨流出352.6億元,其中固定收益型基金淨流出214億元最為嚴重,股票型基金淨流出198.5億元。
進一步細看個別基金淨申贖情況,4月份淨流入金額前五大基金包括:PIMCO全球債券、富達全球債券、PIMCO美國股票增益、富達全球入息、PIMCO新興市場本地貨幣債券。
國際信評機構穆迪下調美債的信用評等。歷史經驗顯示,市場對美國主權評級被下調的反應分歧,顯示債券市場不一定會直接受到美債降評事件影響;相較之下,當前總體經濟變化與經濟預期,對美債殖利率走向的影響更大。
瀚亞投資-優質公司債基金研究團隊表示,過去惠譽也曾下調美債評等,雖短暫造成美債賣壓,但隨後因經濟領先指標可能放緩,美債再度受青睞;目前美國經濟也正處於高機率放緩的情境,投資美債仍具吸引力。
瀚亞認為,未來市場可能將持續震盪,相較於美股大盤,投資等級債更能以穩定步調累積報酬,建議投資人可在投資組合中適度布局投資等級債基金,以增加防禦力。
PGIM保德信美國投資級企業債基金經理人張世民表示,4月市場震盪不只股市受到影響,債市也同樣遭受衝擊,導致債券資金出現資金淨流出。事實上從國際資金動向,受惠於企業財務持續改善,美國投等債出現淨升評趨勢,研究機構對企業未來的評等、展望也維持樂觀的態度,帶動美國固定收益共同基金與ETF截至4月底,已流入1,135億美元,其中約495億美元流入美國投等債資產。
至於美國主權債被穆迪(Moody's)調降信評,張世民指出,美國主權信評被調降非首見,也未讓金融市場感到太大的意外,預期此事件在金融市場有預期下,影響相對有限,短期或許對信用利差產生放寬的壓力,但時間拉長隨著息收的累積,目前高殖利率水準都能帶來不錯的報酬,後續可持續留意美國長天期公債利率的演變。
張世民也認為,隨關稅風波逐漸和緩,市場關注焦點將重返企業基本獲利面,這將有利於提升企業債券價格穩定度,再加上企業融資成本在緩步降息的環境下,持有投等債將有利於降低整體投組波動度。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