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847字
在全球經貿格局劇變下,台灣企業正積極透過併購強化海外布局。資誠14日發布《2025台灣併購白皮書》,揭示台灣企業不再倚賴單一市場,而是加速構築多個區域樞紐,以因應供應鏈重組與地緣政治變局。根據白皮書統計,2024年台灣併購市場總金額達162.2億美元,年增高達81%,為近年次高紀錄,顯示企業投資動能強勁,尤以中小型跨境併購成長最為顯著。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普華國際財務顧問公司與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共同籌辦的《台灣併購白皮書》已邁入第十一年。今年以「構築區域樞紐,迎向世界變局」為主題,統整歷年併購資料與企業調查,觀察台灣企業如何以併購作為取得關鍵技術、拓展市場、強化供應鏈的重要戰略。
據統計,2024年台灣併購交易金額顯著成長,主因包括金融業整併熱絡,以及國內企業積極赴海外尋找新市場與新技術,其中5,000萬美元以下的中小型併購案件數明顯上升。不過,外資來台併購件數與金額則較去年下滑,反映國際政經不確定性影響外資投資意願。
白皮書也指出,過往台灣對外投資多集中在中國大陸與亞洲鄰近市場,惟近年在美中貿易戰與疫情催化下,企業開始轉向東南亞、美國與歐洲等地。其中,歐洲企業因應俄烏戰爭與政策轉變,出現大量處分非核心事業的需求,反而為台灣創造併購良機。截至2024年底,台灣上市櫃公司在美國、東南亞、歐洲等六大海外市場的布局比重達55.5%,僅專注中國市場的企業比例已降至不到兩成。
本年度白皮書問卷調查亦納入202位企業家與高階主管意見,彙整七大市場觀察,包括:全球關稅與供應鏈重組仍為企業痛點、併購雖趨保守但具中長期機會、企業偏好中小型併購並掌控整合主導權,及電子、生技、民生消費等產業併購潛力看俏等趨勢。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川普政府推動的高關稅政策再度為全球經貿投下變數,普華財顧董事長劉博文指出,這或為台灣企業創造新一波估值機會,應趁勢盤整資源、以長期價值投資眼光迎戰未來。執行董事周容羽則引用邱吉爾名言:「不要浪費任何一場危機」,強調企業應把握動盪中的併購契機,為下一輪成長奠定基礎。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