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街口投信:關稅疑慮造成全球經濟展望下修 OPEC 減產牽動第2季油價

本文共970字

經濟日報 記者廖賢龍/即時報導

街口投信分析,在國際投行與能源機構的近期原油報告,對於全球經濟展望顯示經濟貿易可能因為關稅而下調,使經濟與原油展望轉趨保守。美國的ISM製造業PMI趨緩、PPI顯示價格壓力上升,但新訂單下降可能抑制用油需求;不過,雖然中國大陸目前尚未擺脫消費和房市的低迷狀態,但大陸官方預計在2025年持續推出一系列刺激政策,可望走出谷底,同時歐盟經濟則出現復甦跡象,歐盟區域通膨緩解可能進一步提振消費與燃油需求。在關稅方面,美國對加拿大一般商品和能源商品徵收25%和10%的關稅,這可能會提高美國的零售燃油售價。墨西哥和大陸同樣面臨高額關稅,這將影響美國燃油成本和整體市場價格。若美國的關稅措施能在4月上旬定案,則可能出現利空出盡,進而帶動金融市場與消費用油轉強。

OPEC的增產計畫也是市場關注的焦點,油價因關稅上漲的利多可能會被貿易衰退的利空抵銷。OPEC在3月初原訂從4月開始逐步增產(預期4月減產量約為18.5萬桶/日),然而上周宣布持續減產,減產幅度每日18.9萬桶至43.5萬桶,將顯著影響投資人對於供需的預期,可望支撐油價。

地緣政治方面,俄烏戰爭若能結束,烏克蘭戰後重建將可帶動用油需求的回升;而美國對伊朗的強硬制裁,預期將減少國際油市供應超過100萬桶/日。目前布蘭特油價在75美元/桶附近,若油價上漲至90美元,將可能增加對俄羅斯和伊朗的制裁難度;然而若是油價過低,預期多數產油國與石油公司進一步減產以維護利益。美國與大陸都表示將持續補充戰略儲油,也可望為油價帶來支撐。

目前全球油市供需處在平衡狀態,地緣政治是帶動短線行情的主要因素,而OPEC國家的原油可用閒置產能大約500萬桶/日,可因應多數地緣事件的短缺影響,只是市場供需調整需要時間,端視事件的影響層面而定。第2季需關注俄烏和平協議的進展,以及美國對受制裁國家的禁運執行情況。

在亞洲市場,大陸和印度仍然是全球石油需求增長的主要來源。大陸新能源車市占率提高可能會影響傳統燃油用量,但政府持續擴充戰略儲油將支撐需求;印度經濟的強勁增長也將進一步推動燃油汽車成長。由於非OPEC國家的產能增加,預期第2季全球庫存將緩升,後續需密切關注OPEC對於經濟活動情況的反應,其減產計畫將牽動油價強弱。OPEC在3月報告維持對全球石油需求成長幅度145萬桶/日的預測不變,顯示對市場需求仍具信心。

2025年第2季影響油價利多利空因素。(資料來源:街口投信)
2025年第2季影響油價利多利空因素。(資料來源:街口投信)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MSCI 與穆迪推出 私募信貸投資獨立風險評估解決方案
下一篇
台股 ETF 修復力展現 00900秒填息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