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969字
通膨超乎預期,美股走升,可轉債單周上漲0.28%,2025年以來上漲3.29%。據美銀引述EPFR統計顯示,統計上周截至今年2月12日止,投資級債淨流入83.4億美元、非投資等級債淨流入1.5億美元,新興市場債則持續淨流出1.5億美元。
安聯投信表示,川普表示將宣布對所有鋼、鋁進口採取25%關稅措施,並放風會很快公布「對等關稅」,暗示著貿易戰可能面臨重大升級,加上美國CPI超乎預期,聯準會主席鮑爾稱貨幣政策仍需維持限制性,使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走升,債市近全面下跌,非投資級債則勉強收漲。
就總經面,美國1月整體CPI創下2023年8月來最大月比升幅,核心CPI也超過預期;關稅措施,加上通膨數據超出預期,使得美國公債殖利率本周回升,10年期殖利率上升至4.53%;由於聯準會重申並不急於降息,風險債券利差保持平穩,支撐收益率表現。
在新興市場部分,安聯投信表示,焦點集中在那些面臨川普誓言對貿易夥伴徵收對等關稅風險的國家,尤其是對美國出口關稅相對較高的印度和泰國,潛在影響值得關注。
展望2025年,安聯美國短年期非投資等級債券基金經理人謝佳伶表示,預期美國經濟仍將持續成長,市場正面因子包含企業獲利持續成長、聯準會持續降息循環、通膨及勞動市場正常化、川普政策有利美國經濟、消費力道仍舊穩健、財政支出持續、AI長期趨勢等。負面因子則為這些利多已被市場預期,若預期調整市場有修正風險,其他不確定性因素包括關稅帶來的不確定性,移民政策趨嚴、地緣政治風險、勞動市場是否轉弱、製造業是否持續轉弱,美國以外的經濟體偏弱等。因此正面看待風險性資產表現,但市場波動可能加大。
就非投資等級債而言,謝佳伶表示,平均殖利率超過7%,下檔保護優於股票。2025年企業整體再融資風險低,發債公司也持續致力於維持穩健的資產負債表,因此整體信用體質仍穩健,評估2025年違約率可望維持相對低點,有助利差維持相對低點。此外併購活動增加、法規鬆綁等都有助於非投資等級債價格表現。
安聯AI收益成長多重資產基金經理人莊凱倫表示,整體而言,投資者在選擇高殖利率短期債券時,應該關注能源、科技新聞稿、金融服務和基礎設施建設等產業。這些產業不僅具有較高的增長潛力,還能提供穩定的收益和較高的安全性。在進行投資決策時,投資人應該綜合考慮市場動態和企業的基本面,以實現長期穩定的回報。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