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659字
中國大陸主要指數13日走弱,但MSCI中國A股指數仍逆勢上揚。在相關ETF中,中信中國50正2(00753L)價格大漲0.63元,收在10.6元,漲幅為6.3%,在所有陸股ETF中高居第一;成交張數為6.7萬張,為前一天的兩倍多。
00753L成立於2018年10月,追蹤MSCI中國外資自由投資50不含A及B股單日正向2倍指數。這檔ETF的原型ETF為中信中國50(00752),非核心消費、通訊服務及科技股的比重較高,也就是所謂的新經濟股,最大成分股為騰訊占21.1%,其次是阿里巴巴占12.7%、美團占5.8%、小米占5.3%、建設銀行占5.3%。
中國大陸官方去年9月意外推出一連串激勵經濟措施,陸股急漲,00753L跟著價量急增,9月平均日成交量是8月的兩倍多,10月日均成交量更是9月的三倍多。雖然最近熱度降低,但仍高於去年9月之前。
有趣的是,原型的00752原本規模較大,到去年8月底的規模達72.5億元,高於兩倍槓桿00753L的60.6億元。不過,到去年9月底,00753L規模單月激增38.6%,成為84億元,力壓原型00752的73.1億元。到今年1月底,仍是00753L 以111.6億元勝過00752的84.5億元。
去年9月初到今年元月底,00753L價格漲約11%,規模則大增逾84%,顯見許多台灣投資人看多陸股跌深反彈行情,透過兩倍槓桿ETF放大投資效益。不過,基金業者一再提醒,槓桿及反向ETF都不直接持有股票,而是透過期貨等工具來達成槓桿或反向的效果,因此較適合波段操作,不適合長期持有。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