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647字
印度財年2026年預算出爐。法人表示,印度政府持續專注在財政赤字整合,改善經濟體質,由政府資本支出轉為私人企業投資,並藉由減稅刺激消費,但整體稅收占GDP比重不減反增至11.9%;印度股市出現止跌跡象,相關基金可分批布局。
受全球不確定性影響,資金回流美元避險,印度股票走勢疲弱,相關基金績效排名開始洗牌。根據Lipper統計,截至2月5日,境內外印度股票基金中有二檔近一年績效達雙位數,分別為野村印度潛力與瀚亞印度基金,其中,瀚亞印度今年來展現韌性,表現相對抗跌。
瀚亞印度基金經理人林庭樟表示,印度政府新預算案提供清晰的政策指引,當前財年大部分時間政府支出較為遲滯,市場曾解讀為缺乏積極政策,而新預算通過個人所得稅削減、資本支出維持在GDP的3.1%、放鬆監管等,將緩解市場擔憂。
政策中提及看好產業包括:銀行、耐久材消費,以及利率敏感及消費升級等受惠產業,同時也持續看好政策扶持的產業升級與進口替代等領域發展,經濟起飛階段,建議投資人仍可伺機布局印度基金。
台新印度基金經理人黃俊晏表示,印度12月製造業PMI公布為56.4,連續擴張紀錄推進至42個月,12月服務業PMI則為59.3,高於上月的58.4,擴張亦長達41個月,反映印度經濟的韌性與活力。
高基期與預期較高之下,2024年第3季財報季起跑後順勢下修,情緒已來到低檔。
然而市場預估印度企業獲利2024年與2025年仍有約15%的雙位數成長,顯示企業獲利成長趨勢不變,內資持續大買,後續隨著外資止賣與未來回補持股,可望展開另一波反彈行情。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