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bell icon

陸港股 ETF 價量齊揚

陸港股ETF 價量齊揚(聯合報系資料照)
陸港股ETF 價量齊揚(聯合報系資料照)

本文共815字

經濟日報 記者高瑜君/台北報導

中共9日召開政治局會議,宣布貨幣政策轉向適度寬鬆,是14年來首次出現重大立場轉變,市場期待接下來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會釋放更多政策利多,陸港股市提前反映行情,盤面上陸港股ETF大漲,槓桿型單日飆漲逾8%,加上台股昨日表現溫吞,積極型資金靈活轉往陸港股ETF上,相關成交量紛紛倍增。

根據CMoney統計,10日盤面上成交量前十大ETF中有半數是連結陸港股,包含元大滬深300正2(00637L)、富邦恒生國企正2、中信中國50正2、復華香港正2和永豐中國科技50大,成交量在5.3萬張至28.3萬張間不等,且紛紛較前一個交易日成長259%至481%間。

10日成交量前五大ETF
10日成交量前五大ETF

富邦恒生國企正2經理人黃煜翔指出,中國適度寬鬆政策立場應會貫穿2025全年,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加強超常規逆周期調節和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等字眼,可能預示著後續的刺激政策力道不會低於今年,且就這個時點來看,頗有應對川普上任後針對中國關稅威脅的味道。

中信中國50經理人陳雯卿補充表示,為因應川普二度入主白宮所可能引發的外部不確定因素,中國政府更積極透過寬鬆的貨幣與財政政策,以及要求企業提高股東回報等,來提振國內經濟,相關舉措其實也初見成效,今年以來包含互聯網、高股息等相關類股表現都不錯。

隨著寬鬆政策陸續出台,預期將對房地產、內需消費等相關類股帶來提振效果。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後,投資人可持續觀察中國明年初舉行的地方兩會,以及明年3月舉辦的全國兩會,從中了解中國經濟發展情況及2025年的GDP增速預期目標。

除關注後續每次會議外,投資人也可關注南向資金動向,隨著內地投資人占港股成交占比持續提高,截至12月9日,今年以來南向資金淨流入達到7,435億,更將創下單年度歷史新高,並持續提供港股上漲動能。

黃煜翔指出,後市港股若遇短期利空有所修正,可逢低布局港股原型ETF,或透過港股正2進行短期戰略性操作,來搭上中國政策利多的順風車。不過,槓桿型ETF屬高風險交易型工具,應注意相關風險。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歷年1月強市 東協股市旺
下一篇
美股債基金 錢潮湧進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