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829字
台股周線連二黑,跌破季線支撐,為大盤站上2萬點以來首見。不過,主動式操作的台股基金對後市表現不看淡,整體持股比重仍維持逾九成偏多操作。
根據投信投顧公會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整體台股基金7月前四周單周持股比重皆維持在九成以上;前兩周為94.4%、94.1%,第三、四周因盤勢開始震盪,甚至跌破季線大關,略降至93.4%、92.8%。
觀察今年來績效排行前十名的台股基金最新持股比重,有七成同樣維持在九成以上,其中復華復華基金為98.3%最高,不過,分析其最新產業配置,不再全押電子,納入營建、金融、生技、觀光、文化創意等非電產業持股,以掌握類股輪動機會。
此外,復華全方位、復華高成長、富邦、台新中國通等基金,持股比重也高於整體平均。僅台中銀數位時代、台中銀大發、PGIM保德信中小型股等三檔基金,持股比重低於九成。
投信法人表示,台股短線因大盤累積不小漲幅,加上美國大選等變數,在美股同步回檔下,出現行情站上2萬點以來單月最大修正,惟波段修正已近滿足點。
預期隨整體產業復甦,加以AI帶動的台股長多格局持續,建議逢低布局,可聚焦以AI供應鏈為主、搭配非電傳產多元布局之標的,掌握台股後市投資機會。
復華復華基金經理人呂宏宇指出,在AI趨勢帶動下,半導體產業開啟新一波成長期,也讓台股今、明兩年企業獲利預估維持二位數成長,加以AI晶片新架構有利於台灣半導體供應鏈,仍看好相關受惠題材表現空間。此外,亦可持續留意營建、金融等產業因AI浪潮帶來的財富效應投資機會。
野村台灣高股息基金經理人姜柏全表示,今年來全球主要經濟體表現優於預期,IMF、OECD等機構陸續上修今年全球GDP成長,正向的基本面加上AI的強勁需求,成為支持大盤持續向上的主要動力,預估在美國總統大選前仍是偏多看待。
不過,短線大盤因外資賣壓而陷入震盪整理,建議不追高,回檔時布局長期趨勢明確的族群,如AI相關、重電等。全球缺電是普遍情況,加上AI數據中心需要的用電量大幅成長,未來二年重電族群的成長前景持續看好。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