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美企業獲利逐漸回溫 復甦力道延續至2024上半年

本文共711字

經濟日報 記者王皓正/台北即時報導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表示,在美國就業市場仍穩健、服務業景氣回溫、油價上漲可能帶動通膨反彈下,包含聯準會主席鮑爾在內的官員仍不排除進一步升息的可能性,而根據芝商所FedWatch工具數據,市場仍預期聯準會最快要等到2024年6月才會降息,在此之前都將按兵不動,形同高利率還將至少維持半年以上,這樣的鷹派立場可能會打擊美股投資人信心。

另,投資人也關注美國政府關門、政府和民眾利息負擔上升、汽車工人罷工對美國經濟的潛在影響,不過,在基本面上,聯準會上修了2023年GDP並下修失業率,符合會後聲明提及的「穩健」措辭。

根據Factset數據,市場仍正面看待後續企業獲利表現,雖第三季企業獲利仍可能出現-0.2%的負成長,但隨後的2023年第四季以及2024年第一季和第二季將分別成長8.2%、8.6%、12.1%,顯示企業獲利將逐漸回溫,復甦力道可能還會延續至2024上半年。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表示,隨聯準會暗示年內還可能升息一碼,美股短線上可能持續面臨回檔壓力,但在經濟基本面和美股企業獲利仍表現穩健下,再加上美國即將步入傳統消費旺季,若今年美國民眾繼續保持穩健消費力道,將有助支撐美股,統計過去30年數據,美股在每年歲末三個月的平均漲幅分別達到1.5%、1.88%、1.17%。

市場的重大變數仍是聯準會,其利率動向將牽動股市表現,一旦美國通膨再次回溫且使升息預期重燃,美股可能再陷震盪,不過,隨升息週期接近尾聲且隨時間經過降息預期開始發酵,仍有助釋放美股潛在表現,整體而言,儘管利率動向、經濟變化、投資人情緒等不確定因素均可能干擾市場,但仍看好中長線美股發展,建議採取定期定額方式介入,並看好AI科技股票、全球氣候變遷等主題型股票。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證交所於歲末年終 舉辦證券商負責人業務座談會
下一篇
五大AI鏈 高盛喊買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