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074字
台灣上市櫃公司協會今(15)日舉辦「東方領袖講座」,邀請新北市長侯友宜以「2024經濟再出發的國家備忘錄-台灣永續、台海安定、布局全球」為題進行演講。他表示,不能有五缺,企業才能專注發展;兩岸關係必須穩定下來,否則台灣的競爭力會面臨很大挑戰;綠色經濟也要趕快做,因為未來的天下,永續是王道。
侯友宜強調,所謂安居樂業,最重要的就是「安」,所以一定要先把「安」做好,台海安定、台灣安全、世界放心,產業才能布局全球。
面對持續緊繃的兩岸關係,侯友宜語重心長的說,「我們必須快速且務實的回到穩定狀態」,如果我們不努力,位置很容易被取代,近年除了印尼、馬來西亞快速發展外,許多外資更是都跑到新加坡,「這讓我很著急」。
侯友宜還提到前陣子訪日,幾乎每一位日本國會議員都關心「台海局勢」,和過往馬政府時代,大家多關心台灣的科技、貿易、觀光、休閒,有很大的不同,顯見「穩定的兩岸關係」全球都關注。侯友宜也說,若兩岸關係穩定,其實許多國家是支持台灣加入CPTPP和RCEP,而CPTPP及RCEP成員國,是台灣最大的競爭對手,卻也是最大的市場。
侯友宜表示,台灣有優勢、有影響力,在半導體和ICT產業的發展都是領先全球,而且台灣對世界各國的人道關懷總是不弱人後,台灣確實在全球扮演很重要的角色,雖然現在大家都擔心「地緣政治」,但就看你是看好還是看壞,也可以將危機當轉機,「兩岸關係緊繃,是可以解決的,畢竟台海穩定,經濟才能更繁榮」。
除了多次強調兩岸關係穩定的重要性外,侯友宜今日也憂心表示,「缺東缺西,企業怎麼專注發展」?尤其缺電、缺土地,還有缺工缺人才的情形最為嚴重。昨晚侯友宜也再提2030減碳台灣、2035低碳台灣、2040無煤台灣、2050淨零台灣的能源政策,並訴求這是「供電無虞、有序轉型」的能源政策具體目標。
同時,侯友宜也強調,必須讓再生能源發展且不斷擴增,核電廠也需要延役繼續使用,穩定的能源供應,才有國際競爭力和符合世界潮流,侯友宜還提到,自己是第一位事務官出身的總統參選人,他認為,當政治人物就要相信專業,不要政治思考,不要被民粹所綁架。
此外,針對產業界關心的「如何因應美中貿易衝突」?侯友宜也提出三大解方,包括:逆全球化下,積極參與供應鏈重組;採取近岸外包方式,到市場隔壁生產;以及積極加入區域貿易組織。
同時,侯友宜也強調政府要有培育「護國神山群」的決心,除了做到法規鬆綁,政府帶領企業往前衝外,政府和企業也要投入先驅產業,包括:永續減碳、新能源車、高齡化、醫療生技、智慧城市和航太等,也必須善用台灣既有的資通訊、電機電子、半導體及AI優勢於各種產業。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