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升息尾聲 新興股債有賺頭

提要

市場預估Fed政策牽動美元表現 資金可能流向台灣、大陸、印度 投信建議伺機布局

本文共877字

經濟日報 記者廖賢龍/台北報導

美國聯準會(Fed)3月再次升息1碼,但暗示在銀行產生動盪下,可能會比之前更早結束加息行動,Fed主席鮑爾亦暗示,這次升息可能是最後一次升息,但這取決於銀行擠兌導致貸款緊縮的程度。最新經濟預測顯示,多數官員預計利率將升至5.1%,這與去年12月的預測變化不大。

目前市場普遍共識為Fed可能在第2季即停止升息,投信表示,一旦Fed停止升息,則美元將轉弱,有利於風險性資產如股票型基金、非投資等級債券基金的表現;就市場表現分析,資金可能轉向體質相對穩健的新興市場如台灣、中國大陸、印度等地區,因此,新興股票型基金或新興市場債可優先布局。

過去一周整體股票型ETF資金變化中,美國市場遭大額淨流出144.94億美元、歐洲市場也見淨流出2.94億美元,反觀其餘市場續獲資金流入,日本、全球、中國大陸、新興市場與亞太市場分別獲資金淨流入16.32億、14.09億、5.26億、5.21億與4.31億美元。

台新新興市場機會股票基金經理人李文孝表示,大陸2月製造業及非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 進一步好轉,且更為普遍,擴展至各面向及各行業別,復甦情況好於預期,預期第2季大陸經濟將呈現解封後的熱絡情勢,下半年經濟進一步提升。整體而言,預期新興市場基本面下半年將好轉,加上新興股目前評價偏低,股市震盪後仍將持續吸引長線資金,有利資金回流新興市場。

瀚亞投資投資長馬浩德表示,印度受惠全球供應鏈轉移「中國+1」趨勢,有利的人口條件及數位轉型政策讓結構性經濟順風而上。

台新新興短期非投資等級債券基金經理人張瑋芝說,目前新興市場債券供給仍然偏低,投資人對新興市場的配比也偏低,後市加碼空間相對大,另一方面,新興短期企業債目前殖利率高達8%以上,與美債殖利率相比,仍具吸引力,加上短天期對利率敏感度較低優勢,可望成為現今高波動環境下的絕資金佳避風港。

安盛美國非投資等級債券投資組合資深經理Robert Houle表示,從近期美國非投資等級債的槓桿率及利息覆蓋率來看,企業有能力從疫情後的反彈之中,產生收益和現金流,降低資本結構內的槓桿水平,因此,槓桿水平已經下降,未來會繼續下行。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國泰投信:股債雙漲機率高
下一篇
基金特蒐/瀚亞美國優質債 聚光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