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654字
印度在全球投資市場重要性持續增加,企業進入效率與獲利正向循環階段,法人看好今年印度穩定性提高,經濟復甦良好,後市值得期待,建議投資人把握第1季進場,採取定期定額方式長線布局,善用複利效果,掌握印股長線成長契機。
台新印度基金經理人黃俊晏表示,印度公布1月製造業PMI為55.4,連續擴張紀錄推進至19個月,服務業PMI則為57.2,擴張也長達18個月;在全球經濟逆風之下,不僅PMI上揚,經濟學家調查持續顯示印度經濟衰退機率為零,反映印度經濟的韌性與活力。
觀察市場對印度企業獲利預估依然不差,營收與盈餘仍有雙位數成長,顯示疫後經濟活動正常化,企業獲利向上趨勢不變;另一方面,政府在新的年度預算案中重申促進經濟成長與產業長期發展,大幅提高資本支出33%,並估計今年7%、明年6%-6.5%的高速經濟成長,也呼應印度股市長期高成長的投資價值。
在類股操作上,黃俊晏指出,產業配置可以金融、工業、可選消費、科技、能源為主,持股以業績穩定的大型股為核心,並可尋找爆發力較強的中小型股以及跌深且業績能見度高的景氣循環股,鎖定科技印度、消費升級、自給自足的印度等題材,靜待成長潛力與業績表現反映在股價上。
瀚亞印度基金經理人林庭樟表示,截至2022年12月底印度占MSCI新興市場指數比重來到14.4%,僅次中國且近兩年增加幅度最大,全球新興市場復甦可望由印度領頭,加上通膨趨緩、經濟成長維持高速,內需市場強勁更讓印股行情看俏。隨著印度通膨狀況在央行控制下逐步走降,整體企業獲利以15%高速增長,驅動外資在去年末回流印度股市。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