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765字
今年以來,全球市場逐漸擺脫升息、通膨與地緣政治等雜音干擾,在風險性資產回溫的帶動下,非投資級債指數大多繳出4%左右的表現,明顯優於其他債券指數。法人指出,美國非投資等級債券殖利率由去年底的4.3%大幅攀升,目前收益率約為8%,整體收息價值大幅提升,可擇機布局。
PGIM保德信美元非投資等級債券基金經理人張世民指出,美國通膨年增率持續放緩,加上部分聯準會官員透露接下來的升息幅度將放緩至25bps,市場預期聯準會在今年稍晚的政策,將轉趨寬鬆以支持經濟,引導美債利率與美國非投等債信用利差1月雙雙下滑,然而美國勞動市場仍相對穩健,預料薪資增速是未來左右通膨的關鍵因素。
張世民說,觀察接下來利差走勢,可以美債利率當作指標,根據統計,2022年以來美債利率波動往往是牽動信用利差的主因,年初以來美債波動度大幅下滑,帶動美國企業債券的利差收斂,接下來可視3月FOMC會前利率走勢,是否能維持平穩,穩定美非投等債走勢。
針對美非投等債投資,張世民建議,宜分散產業與發行人曝險,避免單一事件風險影響投資組合表現,並以非核心消費、能源、通訊等產業為主。
安聯美國短年期非投資等級債券基金經理人謝佳伶表示,就非投資等級債而言,預估2023年違約率上升,但攀升幅度不大。主要原因是疫情期間已淘汰不少體質差的公司,目前市場發債公司致力於降低債務比重,信用體質佳。過去違約主要來自能源、原物料等產業,在原物料價格支撐下這些產業違約機率低;2022、2023年債務到期比例低,再融資壓力有限。
展望後市,謝佳伶表示,2023年市場波動仍將持續,美國短年期非投資級債券基金可望提供穩健的收益,基金平均存續期僅約兩、三年,投資組合平均最差殖利率約8%,建議可增加布局。基金聚焦BBB級債券,以降低違約機率。偏好產業:能源管線、商業金融租賃、居家產品、醫療設備等產業。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