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各類股債ETF多獲資金青睞 獨美國股債遭資金淨流出

本文共1176字

經濟日報 記者王皓正/台北即時報導

經濟數據顯示美國經濟雖放緩但仍具韌性,通膨則持續降溫可望為聯準會放緩升息步伐提供空間,市場氣氛偏樂觀、股票型ETF續獲資金回流。根據彭博資訊,過去一週整體股票型ETF資金淨流入115.96億美元,主要為淨流入全球市場46.27億美元、歐洲淨流入36.72億美元,以及中國大陸淨流入18.09億美元、新興市場淨流入6.29億美元,反觀美國市場淨流出19.82億美元,日本與亞太市場淨流出7.65億與1.62億美元。產業ETF部份,近週淨流入的前三大產業為:能源、原物料與通訊,淨流出前三大產業為醫療保健、工業與核心消費。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表示,美國股債ETF在聯準會利率會議前夕遭資金調節,然而近期數據顯示美國經濟有望避免陷入衰退、朝軟著陸方向邁進,加以過去一週春節期間中國大陸消費與旅遊回升狀況也預示經濟前景改善可期,全球市場仍延續樂觀氛圍。未來一週關注聯準會利率會議決議與政策指引,以及美股重量級軟硬體科技股企業財報與財測展望,預估將牽動市場情緒。根據FactSet統計,目前S&P 500大企業已有29%公布財報,獲利優於預期比例為69%、低於五年平均的77%,去年第四季獲利預估衰退5%,將是2020年第三季以來首度獲利衰退,今年第一季、第二季獲利年增率預估分別衰退3%及2.4%,下半年將重回正成長。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建議,投資人以採取靈活配置的美國平衡型基金為核心,股票部分可以較不受景氣循環影響的基礎建設、公用事業產業及美國股利成長型股票基金,並透過大額定期定額策略參與生技及科技產業創新商機,而中國大陸經濟重啟及三月兩會題材有利中國大陸及新興亞股春季躁動行情,積極者可分批進場。此外,因應景氣下行風險及債券殖利率墊高後的收益機會,且俄烏情勢似有再度升溫跡象,建議依照個人風險屬性增持適合的債券型基金,首選側重高評級債的精選收益複合債或全球債券型基金。

富蘭克林坦伯頓穩定月收益基金經理人愛德華.波克表示,美國通膨壓力已顯現緩解跡象,預期聯準會政策將趨近轉向停止升息並且將維持較長一段時間,相信利率攀揚的走勢已幾乎告一段落,拉長存續期鎖住高殖利率水準將是2023的核心策略之一,看好高品質債券投資前景將優於股票,樂觀情境下預期投資級債可望創造雙位數潛在報酬,即便基本面惡化也可望表現勝出,此外,一旦市場信心改善,股票資產亦有可增加收益與報酬的機會。

富蘭克林坦伯頓新興國家基金經理人伽坦.賽加爾表示,預期中國大陸將循著新興國家類似的後疫情時代消費模式,消費者會在2023年熱切地追求報復性消費,據估計,歷經三年的清零政策,期間已經累積了6.6兆人民幣的超額儲蓄,這應該在一定程度上發揮到推動消費的作用,從企業獲利角度而言,近期獲利前景依然疲弱,然而,隨著供應鏈問題得到解決與房地產行業趨穩,預期下半年企業獲利動能將能恢復,成為股價反彈的基本面支撐。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海外ETF除息秀來了
下一篇
醫療族群 CP值誘人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