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861字
美國11月核心PCE物價指數年增4.7%,較10月的5%放緩。12月密西根大學調查顯示,消費者對未來一年通膨預期下滑至4.4%,創一年半新低。預期2023年通膨下滑仍是大趨勢。
值此2022歲末年終之際,國泰投信觀察,根據Bloomberg統計,各分析師普遍認為明年經濟增長將呈現「Nike型」先下後上的走勢,上半年第1季到第2季間,有出現短暫衰退的可能,這意味全球市場不排除有可能因經濟陷入衰退而陷入震盪,故資產配置上,短期、中期建議「債優於股」為宜,尤其隨明年通膨有感下滑,上半年有可能停止升息,一旦如此,債券底部就已確立,甚至有機會迎來債市榮景。
國泰投信總經理張雍川指出,目前可確定的是,債券價格已來到相對低檔,現階段優質債券殖利率已由過去的2~3%,彈升至5%以上,是相當難能可貴的水準,也透露出積極布局的機會浮現;股市則建議採取分批逢低、定期定額方式介入。國發會最新發布的11月台灣景氣燈號,從「景氣趨弱」的黃藍燈,轉為「景氣低迷」的藍燈,這是2018年12月以來再見藍燈。觀察過往當台灣景氣燈號為低迷藍燈時,如2015年、2018年曾一度進入藍燈,但由於市場往往預先反映景氣,故藍燈區代表景氣低檔區已到,長線布局訊號浮現,建議把握定期定額逢低布局機會。當然更重要是,投資人要定期重新檢視手中資產,做好資產再平衡(rebalance),建議高股息商品、投資等級債商品可各半配置,好應對明年市場波動未平、景氣調整階段。
整體來說,國泰投信建議2023年上半年投資,可以「債優於股」為配置方向,因為金融市場變化快,透過股債配置,可降低投資組合的波動,同時可透過佈局新台幣及美元資產,分散幣別配置風險。惟對於債券ETF商品而言,債券指數持有至到期收益率,並非必然表示基金之實際配息率,投資人可多參考ETF發行公司官網關注實際配息資訊。此外,在買進債券ETF前,也宜留意折溢價情況,若溢價情況較大,代表要付出較高的買進成本,可能因此吃掉未來預期可獲得的債券收益率,不可不慎,至於折溢價相關資訊可透過證交所平台進行查詢與了解。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