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2023富邦財經趨勢論壇/富邦投顧:台股12,000-16,000點橫向波動格局

本文共2612字

經濟日報 記者廖賢龍/即時報導

2022年全球股市遭逢一連串的利空洗禮,自年初起美國通膨數據不斷上升,2月爆發的俄烏戰爭,歐美央行開始升息,緊縮貨幣政策,中國大陸上海防疫封城造成供應鏈中斷,以及中國大陸對台大規模軍演等一連串政經利空衝擊,股市指數自高點回落,下跌幅度達3成,到10月份才落底回穩。展望2023年股市表現,富邦投顧董事長蕭乾祥表示,產業庫存消化、企業獲利降溫及股市評價下修等調整因素在2023年可望逐漸和緩,股價再出現2022年的大跌走勢機率不高。然而在高物價、高利率及產業結構調整等趨勢限制之下,2023年股市將是處於區間震盪的橫向波動格局。投資策略傾向跌深科技龍頭股、績優傳產藍籌股的平衡布局,輪動操作。

三大趨勢今年影響股市的最重要因素就是通膨壓力,這波通膨壓力來自於全球供應鏈的重組、疫情衝擊勞動市場供需失衡,推升薪資上升,卻持續缺工的情況。加上歐美央行連續兩年的QE寬鬆貨幣政策,造成市場資金浮濫,及俄烏戰爭衝擊能源及穀物等大宗原物料市場等多重因素,也使得這波通膨高物價的情況短期內難以得到改善。雖然美國聯準會今年暴力升息,在第四季的通膨壓力稍稍減緩,然而供給面的供應鏈重組及勞動市場的失衡,並無法單靠貨幣政策緊縮來解決,因此可以預見,2023年全球物價水準將維持高檔,過往的全球低物價乃至於通縮的情形將不復見。

推薦

其次,也由於高物價的環境將持續,歐美央行的貨幣政策將偏向緊縮,雖然預期美國聯準會的升息速度將會放緩,但是在高物價通膨疑慮仍在的情況下,2023年央行重回寬鬆貨幣政策的機率並不高。市場資金成本墊高,已改變過去自1980年以來的利率一路走低甚至負利率的情況,對於金融市場、企業籌資、民眾消費等都將造成影響。

第三個要留意的趨勢是市場對於產業類股的投資偏好已有改變,自2010年開始,充沛甚或是浮濫的市場資金,不僅推升了金融市場的評價至相對高位,也連帶推升了虛擬資產價值及相關產業的評價,例如加密貨幣及元宇宙產業,但今年以來加密貨幣價格崩落超過7成,連帶衝擊加密貨幣挖礦所需的高階顯示晶片需求。

此外,網路社群巨擘臉書(META)大舉投入元宇宙領域項目,但公司獲利展望持續下滑,股價一年內最大跌幅亦超過七成;中國大陸的網路電商龍頭如阿里巴巴、騰訊等股價近一年跌幅亦不遑多讓。從虛擬貨幣及網路社群巨頭股價的崩落,可以發現市場資金對於產業的偏好程度已有所調整。加上美國自去年起推出一連串政策鼓勵製造業重回美國;歐盟、日本、中國大陸等經濟強權亦紛紛推出構建自主化供應鏈的相關政策,產業政策的走向由軟轉硬,是否也影響市場資金的投資方向,值得投資人關注。

蕭乾祥指出,主要科技終端產品如PC/NB、智慧型手機在經過今年下半年的產品庫存消化調整,預期2023年市場衰退幅度有機會減緩,並在下半年產業供需逐漸回穩,對半導體等電子零組件產品需求砍單情況,也可望逐漸獲得改善。尤其是半導體部分,今年以來受到科技產品庫存調整壓力及地緣政治聯想衝擊的影響,台灣半導體產業股價大幅下修。但是從產業應用趨勢分析,汽車動力電動化、自動駕駛系統電子化對於半導體晶片需求比重不斷提高,加上AI高速運算在各產業領域的運用範圍持續擴大,造成對於半導體晶片需求不斷增加。

雖然在前兩年全球半導體業者大幅擴產及科技終端產品需求轉弱,造成半導體產業供需短暫失衡,然而預估2023年全球半導體產值可望落底,2024年便將再攀高,半導體的產業長期趨勢依舊看好。此外,全球電動車市場快速成長,帶動電力相關產業需求的快速增加,從發電、充電樁、電網、儲能等相關基礎設施產業及所需要電力電子元件都將商機可期。最後,面對全球高物價且景氣可能低度成長的經濟環境,剛性需求的必須消費品及生技醫藥產業,受到景氣波動的影響程度較小,也是2023年投資布局不可忽視的重要族群。

美國經濟成長在2021年報復性反彈後,今年經濟成長力道逐漸放緩,加上聯準會面對通膨壓力大增,採取連續快速升息的貨幣緊縮政策,通膨加上高利率逐漸削弱民間消費意願的影響下,預估美國明年經濟成長率將會持續降溫。美國經濟成長力道減弱,也直接影響到美股企業獲利表現。目前市場普遍預測標普五百企業2023年的獲利成長率將降到5%以下。

今年獲利成長衰退的科技、金融及非必須消費品類股則可望重回獲利成長軌道。在過去兩年FED無上限QE的資金挹注下,標普五百指數的本益比一度來到30倍以上。不過經歷這波市場修正,本益比一度滑落至16倍,接近近年的低檔區。目前標普五百指數的本益比約為19倍,預估2023年指數本益比為16-22倍,以此推算,標普五百指數2023年區間約在3,300-4,500點。至於選股投資方向,美國這兩年接連提出重大基礎建設及鼓勵製造業回美國的相關政策法案,對於半導體、新能源、工業製造、網、網路設備等產業,都將受惠結構性的增長商機。因此可針對美國半導體、工業、雲端網路、生技醫藥類股的龍頭指標股作為布局方向,另外剛性求的大型零售業龍頭股,也是輪動布局的選項。

台灣過去兩年受惠於疫情造就的供應鏈失衡紅利,電子零組件(含半導體)出口大幅增加,科技業返台投資金額也帶動經濟快速增長。然而自今年起出口成長力道逐漸衰減,加上固定資產投資基期墊高,僅能倚賴疫情解封的民間消費回溫來支撐景氣,預期2023年台灣經濟長動能有限。近兩年台灣上市企業獲利都突破4兆元,相較於疫情前的2兆元水準,明顯高出一截。展望2023年台灣上市企業獲利在全球科技產品市場終端買氣降溫,廠商庫存調整壓力增加的影響下,將會壓抑台灣上市企業的獲利成長動能,預期2023年台股上市企業獲利將會出現衰退壓力。

然而,台灣科技產業最強的競爭優勢仍在半導體製造產業,預估2023年台灣半導體製造業產值雖然增速放緩,但仍可望續創新高。尤其是台灣在半導體先進製程中居於領導地位。因此,受惠於半導體在科技產業乃至於全球製造業的重要性日益增加,台灣的半導體產業仍是長期投資布局不可或缺的重要核心。蕭乾祥表示,過去幾年的台股加權指數本淨比區大約落在1.5-2.4,然而面對全球貨幣政策緊縮、經濟景氣降溫,全球股市評價調整、台股企業獲利向下修正等多重因素,預測2023年台股加權指數本淨比將會落在1.5 - 2倍,換算指數則是落在12,000-16,000點。選股方向上,看好半導體、電力儲能、電動車相關及績優傳產藍籌股四大族群,投資人可以針對這四大族群的績優個股輪動低接布局來回操作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科技龍頭股 攻守兼備
下一篇
陸股四題材 專家看好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