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535字
美國10月CPI及PPI通膨數據出現觸頂回落跡象,有助增強聯準會(Fed)下調12月升息步伐的意願。法人指出,鑒於通膨率仍遠高於政策目標,意味著Fed的緊縮政策還有一段路要走,對景氣和企業獲利衝擊的影響力仍在發酵,預期美股走勢仍偏震盪,惟總經風險如成本、供應鏈、利率等風險干擾逐步降低,投資人應回歸基本面,以中長線投入美股。
台新ESG環保愛地球成長基金經理人蘇聖峰指出,美國10月靠著能源價格下跌,且房屋(含房租)價格未繼續往上,帶動CPI由8.20%降至7.75%,低於市場預期。
此外,美國10月核心CPI年增由6.66%降至6.31%,市場原先擔心通膨難降且就業市場緊俏,Fed將持續激進升息到2023年。但隨10月核心CPI開始降溫,市場樂觀預期Fed升息將告一段落,激勵美股11月來震盪走高。
展望美股後市,美國期中選舉結果底定,參議院仍掌握在民主黨手中,眾議院則由共和黨占多數,國會領導層至少在兩年內將出現分治,預期維持中性的財政政策,以避免通膨失控,就歷史經驗來看,美國國會分治有利於美股中期表現。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表示,現階段建議採取多元配置網羅輪動契機,包括具備抗景氣循環、通膨轉嫁機制和受惠低碳經濟轉型趨勢的基建及公用事業產業,及美國價值和股利成長型基金。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