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基金特蒐/安聯AI人工智慧 擁利基

投資策略聚焦在完整掌握AI上中下游生態系統、提前瞄準、布署隨疫情發展及經濟復甦帶來的新變化與新趨勢。(Getty Images)
投資策略聚焦在完整掌握AI上中下游生態系統、提前瞄準、布署隨疫情發展及經濟復甦帶來的新變化與新趨勢。(Getty Images)

本文共1396字

經濟日報 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安聯AI人工智慧基金長期看好AI人工智慧等新創科技廣泛運用,所帶來的各類投資契機,受惠於AI人工智慧加速應用推動,科技正滲透每個領域;另一方面,也因結合數據可用性、機器學習與平台和硬體設備力量,讓顛覆式創新變得更加廣泛。

安聯AI人工智慧基金經理人Sabastian Thomas。安聯投信/提供
安聯AI人工智慧基金經理人Sabastian Thomas。安聯投信/提供
安聯AI人工智慧基金在產業布局上,經理人Sabastian Thomas以資訊科技為主要配置部位,但看好的不只有科技板塊,還有AI技術應用延伸的電訊服務、非必需消費、工業及金融等;從區域配置來看仍高度聚焦美股市場。

推薦

投資策略聚焦在完整掌握AI上中下游生態系統、提前瞄準、布署隨疫情發展及經濟復甦帶來的新變化與新趨勢。從布局方向來看,則以尋找各產業中受惠AI發展、運用AI技術來增加競爭優勢的企業。

回顧今年以來,Sabastian Thomas指出,市場最大的逆風因素,即美國聯準會貨幣政策收緊,持續為包括AI人工智慧、成長領域帶來壓力, 而大型科技股財報表現喜憂參半、整體需求放緩和對未來指引的下調 都讓本就低迷的風險情緒延續。

不過,美國公布10月通膨數據後,降幅優於預期,讓承受壓力已久的如科技、成長型等資產出現反彈,如費城半導體指數近一個月漲幅逾兩成。

從評價面來觀察,目前S&P500指數本益比低於10年均值,超過 70%成分股股價低於疫情前,估值修正後提供創造超額報酬(Alpha)的機會 。

展望後市,儘管半導體 、軟體相關產業因循環周期受到影響,仍處於觸底過程之中,但檢視基本面,因疫情而加速的數位轉型過程並未停歇,企業更為重視自動化、應用 AI技術提供創新服務,目前仍處在AI帶來的顛覆式創新周期早期階段。因此,布局上更聚焦擁有優異商業模式 、企業管理能力 、顛覆創新產品及服務的企業,以應對當前宏觀環境的挑戰尋求長期資本增值機會 。

例如AI基礎領域部分,預計未來幾年對AI 基礎設施需求將持穩獨特產品和專利,有助維持掌握關鍵技術企業獲利表現;此外,驅動雲端、5G、邊緣計算等長期成長因素並未改變,對產業前景依舊抱持相對正面看法 。

又如AI應用領域,看到愈來愈多軟體將AI納入應用程序和系統中,協助企業營運決策及降低成本,整體AI應用領域可能創造較IT轉型時代更大的市場機會。其中雲端、 資安應用相關領域的支出更具彈性,有望更平穩渡過市場低迷時期 。

還有AI可涉入領域,AI產業有望自降通膨法案中受益。在經濟放緩期間,企業致力提高生產力自動化及人工智慧領域投資因應更為動盪的環境,許多公司亦推動人工智慧項目以期加速數位化轉型進程在汽車、消費、醫療保健及金融等領域,因而受惠投入AI技術所帶來的優勢 。

操作心法

●投資不同產業但AI關聯性高

Sabastian Thomas投資心法,首重積極運用AI技術的企業,以及AI將如何影響各產業的商業模式,尋找不同產業間的投資機會,並偏好具創新能力的公司,關注破壞式創新、永續發展下造就的受惠者,提前從轉變的成長結構中尋找趨勢,伺機而動。(王奐敏)

投資小叮嚀

●觀察指標走勢

今年市場最大逆風即是美國聯準會貨幣政策收緊。儘管半導體、軟體產業因循環周期受影響,但創新過程不會因此停歇,布局上更聚焦擁優異商業模式、企業管理能力、顛覆創新產品的企業,尋求長期資本增值機會。

●定期定額

預期全球通膨壓力,將在年底和2023年初因為經濟成長的下行風險而有所緩和,鑒於持續供需失衡,尤是勞動市場供需失衡,核心通膨率短期內很可能居高不下。(王奐敏)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公債、投資等級債 資金流入
下一篇
金融利空淡化 美股伺機介入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