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277字
今年市場動盪,通貨膨脹加上俄烏戰爭升溫,使得股債市場皆迎來大幅修正,盤面上商品類族群異軍突起,觀察國內商品型ETF,今年以來,以石油與農產品相關ETF漲勢尤其強勁。
展望後勢,預計俄烏戰爭漸近尾聲,美國通膨增幅也見趨緩,整體商品價格有望回落;細就各別項目,原油仍隨國際局勢多空分歧;黃金則因升息逐步趨緩、美元指數走弱而彈升;工業金屬因經濟有望回穩、需求增加而價格回穩;至於農糧仍視氣候變化,但缺糧已成為長期現象。操作上,因商品價格具波動大的特性,投資不宜長抱,須嚴設停利停損點出場。
統計至18日,今年商品類ETF表現,石油、農產品都有二成以上的漲幅,並以期街口布蘭特正2(00715L)上漲70.1%最亮眼,再來是期元大S&P石油漲30.6%,期街口S&P黃豆也上漲18.4%;受到利率上調壓縮經濟表現與美元強升的影響,金屬型ETF如期元大S&P黃金、期元大道瓊白銀及期街口道瓊銅表現低迷。
油價來看,未來多空分歧。街口投信期貨信託部主管曹君龍表示,今年首季國際油價表現良好,雖然隨著時序推進一度回落,但整體表現依然強勢,主因在於俄烏戰爭開打,推升國際油價走勢,加上新台幣貶值,帶動油價上漲近90%。
去年年底時,國際油價約在每桶80美元,自俄羅斯攻打烏克蘭後,油價大漲七成,後續由於美國與石油輸出國組織及夥伴國(OPEC+)陸續祭出抑制油價的相關決策,導致油價一度下滑。進入下半年後,隨著歐洲制裁俄羅斯的原油相關政策發酵,國際油價再度回升。
展望國際油價後市,曹君龍指出,主要影響事件有三,分別是12月5日即將生效的歐盟對俄羅斯的原油價格制裁、中國疫情管控措施,以及美國戰備儲油庫存的回補。
隨著G7與歐盟12月5日起限制俄羅斯石油價格,加上俄羅斯停止北溪一號向歐洲輸送天然氣,將導致歐盟的原油需求大增。
同時,美國回補戰備儲油庫存也會導致市場上的原油供不應求,進一步推升油價;惟中國疫情嚴峻、解封遙遙無期,導致市場對原油需求減少,可能使油價下降。
至於金屬產品型ETF,期元大S&P黃金研究團隊表示,受積極升息政策影響,黃金ER指數自4月以來逐月下跌,截至10月,已創下自1980年以來第三度連續下跌七個月。若11月仍為下跌,將刷新紀錄。
聯準會主席鮑爾雖表態「必須將利率調高到充分緊縮的程度」,但已承諾12月升息速度將放緩,影響黃金價格走勢。觀察CME FedWatch Tool,市場主流認為升息終點落於2023年3月,依目前通膨路徑估計,屆時的政策利率應足以打平甚至超越核心個人消費支出(PCE),達到充分緊縮的目的,預估在升息放緩且漸趨終點的情況下,黃金評價可望扭轉頹勢。
期元大道瓊白銀研究團隊分析,積極升息政策已漸趨末端,工業金屬價格亦存在轉機。受到能源危機的影響,歐洲開始發展替代能源太陽能。英國研究機構Metals Focus預估,2022年全球太陽能發電板的裝機量將會創下新高,而用於太陽能發電板的白銀需求則有望較去年增長15%。
此外,包括5G通訊網絡的基礎建設擴增,以及全球汽車電氣化的趨勢等,也都持續推動白銀的長期需求成長,白銀後市價格有望反彈。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