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889字
台股本周上演熊市跌深反彈行情。投信法人表示,台股第4季大跌空間有限,基本面預估在2023年第2季落底,股價將於第1季提早反應。隨落底確認後,台股將啟動下一波大長多格局,因此從2022年第4季到明年首季,都是適合分批布局或定期定額台股基金的良機。
台新高股息平衡基金經理人劉宇衡表示,通膨仍是目前干擾金融市場的主要負面因子,美國聯準會(Fed)將控制通膨列為中心優先任務,因此大方向上不易改變。
不過,在2022年底前,Fed再有進一步更為趨鷹言論的機會也不大,加上預期美國接下來CPI增幅將逐漸趨緩,Fed強勢鷹派態度有可能軟化,有助於激勵市場氣氛,因此在行情跌深的環境下,預期台股有機會在第4季出現反彈走勢。
劉宇衡指出,技術面上,台股在K值降至極低值以下後,短線反彈可期;產業面上,外資在庫存去化的研判上,也認為目前正進入谷底調整,明年第2季可望達到反轉往上機會,以股價領先角度來看,短期反彈後可等待中期回升的時間點。
新光臺灣高股息基金經理人南震杰表示,電子股庫存清理時間預計二至三季,以台灣未完成訂單減庫存指標來看,9月稍微改善,但第4季市場需求預期疲弱,電子股的基本面,是否出現低點仍有待觀察。
目前市場對電子產業庫存調整,一般認為於明年第2季結束,由過去經驗來看,股價會較基本面領先落底,預估股價有可能提早至明年第1季反應,投資人可隨時觀察市場需求是否開始反轉向上與新台幣匯率轉折。
南震杰認為,現階段台股第4季行情仍不脫離震盪盤整,唯大盤在不斷探底的過程中,指數一旦跌深,具基本面前景的好公司,股價歷經大幅修正下,甚至已出現錯殺情況,投資人可以關注部分跌深但基本面佳個股,與未來長線相對不受本次景氣修正的族群。
以電子族群來說,包括半導體、IC設計、車用、Server等;至於傳產,則可以留意金融、生技、塑化等獲利穩健具利基個股為主。
不過,像這類跌深標的,股價通常反應快速,行情不易捉摸,建議投資人,可以布局像高股息基金這類台股主動型基金,透過電子傳產多元布局,開始分批進場撿更宜,定期定額台股基金,等於透過投資團隊主動選股,不僅可避開財報雷區,更能掌握明年基本面潛在成長動能。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