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881字
全球投資市場10月來利空消息不斷,但共同基金績效展現韌性,統計至26日,10月來境外基金平均上漲3.8%,當中,股票型基金平均漲4.7%,債券型基金平均漲1.4%,出現睽違三個月的股債同漲局面。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表示,現階段建議以採取靈活配置的美國價值平衡型基金為核心,並留意債券產品的機會,先以美元複合型債券基金為核心配置,並可依個人風險屬性配置較防禦的高品質藍籌公司短期債券;股市投資方面,穩健型留意基礎建設、公用事業和美國股利成長型股,而生技或科技產業短期波動仍大,宜採長期定期定額策略。
野村投信也表示,股市短期內波動度仍高,須待通膨明顯降溫,股市才能反轉向上。投資人須保持耐心,堅守防禦策略,現階段股市若出現反彈,仍有追高風險,應待回檔時逢低布局,並選擇品質佳的成長股或價值股。債市方面,企業債券殖利率飆高,建議持續加碼投資級公司債,並趁市場回檔時布局非投資等級債券,逐步建立長期投資部位。
上次股債基金同漲是今年7月,接下來一路慘敗,10月終於再起。以產業型基金來看,10月來普遍上漲,當中以能源、天然資源基金各漲14.7%、13.5%,表現最亮眼,主因石油輸出國組織及夥伴國(OPEC+)宣布11月起將削減200萬桶產量,而科技基金上漲3.7%。
以區域來看,歐股、歐洲小型股基金分別上漲10.5%、11.3%,因美國液化天然氣開始大量湧入歐洲,促使歐洲天然氣價格大幅下滑,加上歐股財報表現不差;大中華基金本月來大跌10.6%,在區域型基金中最差,因中國領導團隊在20大後全為「習家軍」,投資人對防疫解封、更加開放的期待下降;台股基金跌幅也達9.6%。
主要債券型基金方面,美國美元平衡型基金上揚4.9%,表現居前,美國、環球非投資等級債基金分別上漲3.4%、2.8%。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分析,OPEC+減產反映該組織支撐油價在每桶90美元以上決心,有助能源企業維持獲利動能,同時,歐洲對美國、挪威、卡達的天然氣需求可望持續提升,以替代俄羅斯天然氣,有利能源股表現。能源轉型題材也發生在美國,美國拜登總統加速能源轉型,相關基礎建設、氣候變遷概念股可望同步受惠。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