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539字
在高通膨及美國聯準會鷹派下,今年各類資產面臨大幅修正,許多資產超跌,投資價值浮現;其中新興市場債券價格折價比率攀升至94%,新興市場高收益企業債收益率達10.6%,接近2020年新冠疫情危機、2011年歐債危機高點;而新興市場1-3年債企業債收益率達8.8%,接近2020年新冠危機高點,具物美價廉優勢,甜蜜買點來到。
美債殖利率上彈和部分新興國家升息,對大部分短天期高收債影響有限,建議優先布局低波動的短天期新興企業債。
台新新興短期非投資等級債券基金經理人張瑋芝表示,雖然今年遇升息逆風,但新興高收債違約率未上升,小摩也未因通膨或金融環境緊縮而上調新興高收債違約率。據估計,2022年亞洲高收債違約率僅1.6%(扣除大陸房地產);新興歐洲高收債違約率僅1.7%(扣除俄、烏);拉美高收債違約率約3.2%;歐非中東高收債違約率0.8%,2022年整體新興高收債違約率僅2%。
張瑋芝指出,就財務體質分析,第2季新興市場企業營收與EBITDA(稅前息前折舊攤銷前獲利)成長約8%,債務降低約1%至2%,新興市場高收企業債槓桿約1.8倍,較美高收的3.6倍與歐高收5.4倍低很多。
就中長線來看,大陸官方計劃透過指定國企擔保和承銷示範性房企人民幣債券發行,對槓桿低且短天期債看法轉趨正向。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