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230字
第3季以來美國科技股代表那斯達克與費城半導體指數重挫,台灣科技股也隨之下跌,台積電股價甚至跌破400元,千金股中的科技股也紛紛退場,投資人第4季手上持有科技股者,該續抱?該趁勢入市?
投信法人表示,受到升息與庫存調整的影響,科技股價修正可能性仍高,但在整理完成後的反彈幅度可期,一般投資人較難掌握產業翻轉向上訊號,仍宜以基金定期定額或分批布局買進。
半導體向來是左右台股走勢最重要的族群,但台積電跌破400元關卡,美國祭出對中國大陸晶片的管制,似乎加劇科技股跌勢,台灣科技股是否還值得投資,成為投資人關注的問題。
富蘭克林華美AI新科技基金經理人楊金峰表示,儘管科技產業供應鏈短期內仍有庫存去化的疑慮,但美國8月10日簽署通過晶片法案目的在緩解晶片短缺問題,將為美國半導體生產挹注520億美元的政府補貼,並為投資晶片廠提供約240億美元的稅收減免;該法案並將在未來十年挹注約2,000億美元,以加強科學研究,提升對中國大陸的競爭力,市場預料也將帶動相關晶片產業持續成長發展。
楊金峰說,半導體產業歷經約半年的修正,修正幅度已達歷史平均水平,電動車、AI、HPC、5G等終端應用投資機會浮現。AI/ML/DL(人工智慧/機器學習/深度學習)在未來世界中將無所不在,預估2026年將是860億美元的大型市場,半導體與演算法將是推動AI/ML/DL的重要關鍵;也看好電動車及智能駕駛驅動車用半導體需求,車用市場規模有望達772億美元;再者,雲端運算市場規模將達9,473億美元,企業IT資本開支續朝雲端化轉型,預估至2026年企業資料中心雲端比率可達69%,需求不斷成長。
統一投信指出,半導體應用面日漸廣泛,台廠具備完整產業鏈,加上製程技術卓越等優勢,產業成長率有望領先全球。電動車的蓬勃發展,也提供台廠進入汽車產業的機會,受惠電動車的強勁需求。數位轉型趨勢下,資料中心持續布建,高速網路傳輸需求上升,相關類股也將受惠。多家國際大廠的伺服器新平台發表,也將帶動多個子產業發展,包括散熱、ABF及高速傳輸等。蘋果明年新機預計也將有規格的大幅提升,提供的供應鏈中包括光學、AR/MR相關類股的成長動能。
兆豐豐台灣基金研究團隊也表示,半導體伴隨供給面瓶頸逐漸打開,未來需求面是觀察重點,後續須持續觀察需求面回溫、庫存調整期延長度等議題。
群益創新科技基金經理人黃俊斌表示,第4季來看,半導體族群則靜待落底訊號浮現,台股市場仍須留意幾項外部因子的影響,包括預料原物料持續維持在高檔、供應鏈瓶頸問題仍待疏通,通膨數據短期要大幅下降有難度,而基於降通膨是聯準會的首要目標,鷹派政策立場仍將延續一段時間。
除此之外,庫存調整狀況亦須留意,主要在於手機需求下滑,PC與NB庫存升高,伺服器需求亦見鬆動,電子供應鏈庫存調整時間拉長。供應鏈由上游到下游,各自盤點庫存,庫存去化初步獲得些許成果,但仍等待需求東風來臨,台灣電子業以消費性電子產品為需求大宗,預料整體庫存調整有機會在明年上半年逐漸落底。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