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806字
全球貨幣政策緊縮,能源價格飆升,繼續削弱消費者信心和企業獲利成長,全球經濟前景再次黯淡,主要經濟體正面臨衰退。法人認為,未來數個月的企業獲利表現將不復存在,最好採取防禦配置,維持減碼股票,偏好美國公債,可注意日本、醫療保健及能源基金的投資機會。
全球最大的主題基金管理者瑞士百達資產管理指出,在看到企業獲利修正回穩、殖利率曲線更陡峭及周期性股票進一步跌價之前,維持對股票減碼,同時將債券上調到加碼,現金則下調到中性。商業周期指標顯示,全球經濟成長明顯放緩。借貸成本不斷上升,往往大幅衝擊全球商業環境。
百達指出,美國的成長前景疲軟,但總體通貨膨脹可能已見頂。歐元區經濟今年年底前衰退,明年實質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率預測從1%下調至0.2%。全球需求疲軟,造成日本領先指標放緩。
百達表示,股市未來12 個月預期本益比已降至13 倍,低於6月的低點,為2020年4月以來首次接近便宜的邊緣。技術指標顯示投資者風險偏好接近歷史低位,雖然不排除出現技術性反彈,但百達對2022年全球企業獲利成長的預測只有2%,遠低於市場共識。
就各市場的展望來說,百達維持對美股和歐股的減碼,對英國從加碼降到中性,日本成為唯一加碼的股市。中國大陸則是唯一一個流動性較寬鬆的國家,股價便宜,但風險仍高,因此對中國大陸及新興市場維持中性。另外,看好黃金、日圓及瑞士法郎的防禦避險力。
在產業方面,百達維持加碼能源及醫療保健股;對工業和房地產特別謹慎,從中性降到減碼。全球經濟對資本支出構成挑戰,不利工業股前景。住房部門一直在收縮,尤其是在美國,不動產投資信託(REITs)特別容易修正。
在債券方面,百達認持續看好美國公債,美國指標10年期公債殖利率一度觸及4%,為2010年年中以來首次,這遠高於百達3.2%的公允價值估計;減碼歐元區公債,因為歐洲央行(ECB)抑制通膨的速度落後美國;對歐美非投資等級債維持謹慎,因為經濟疲軟將打擊企業獲利。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