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824字
時間步入中國大陸傳統「金九銀十」消費旺季,加上政策持續做多,中國人行超乎預期祭出雙降措施。華南永昌、中國信託等投信表示,邁入傳統消費旺季,看好新能源車、核心消費,及可望受惠美中審計合作達成協議的互聯網概念股,陸股休息調整後仍可望震盪緩步走高。
受中國大陸疫情反覆出現,限電限產、全球景氣通膨等問題干擾,陸股走勢受到注目。華南永昌中國A股基金經理人鄭鼎芝表示,預期短期陸股可能仍受經濟增速放緩影響,加上成都宣布封城,短線將影響供應鏈運作。但觀察過去9至10月期間陸股指數表現,除2020、2018年分別受疫情、中美貿易戰因素影響而走跌外,多呈現走強態勢。
鄭鼎芝表示,目前A股資金缺乏明確投資主線,行業熱點輪動快速,指數面臨較大壓力,呈區間震盪走勢,不過,此次與4、5月封城造成經濟和投資信心大幅下行的狀況不同,整體市場以短線波動為主。
鄭鼎芝指出,中國大陸新能源汽車免徵購置稅政策確定將再延長至2023年底,顯示國家支持新能源汽車發展決心。中長期來看,中國大陸新能源汽車在外型、性能、互聯、自動駕駛等獲消費者認同度增加,新車型豐富,蓬勃快速發展的趨勢未變,預計相關行業在下半年仍將持續保持增長。
消費市場方面,鄭鼎芝表示,傳統「金九銀十」旺季來臨,加上中秋節慶採買及下半年電商大檔接力上檔,可持續關注大陸消費力回復狀況,近期也因中秋將近,在農副食品加工、食品及酒飲類等行業指數有所回升,預期9月中國大陸穩增長政策持續推出,A股表現可望迎來一波反轉機會。
此外,近期也傳出美中將就審計合作達成協議,赴海外掛牌中概股有望利空出盡,互聯網族群希望再起。
中信中國50ETF基金(00752)(00752)經理人詹佳峯表示,此協議如達成,近期港股互聯網財報相對亮眼加上中美雙方達成審計協議,短期兩大利多將使中國互聯網與零售電商等族群中概股利空出盡,加上中概股退市危機已漸解除,建議投資人可伺機低接以中國互聯網、零售電商為主的ETF,若喜歡短期交易操作的投資人,也可入手槓桿型ETF。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