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notice-title img

親愛的讀者您好:

經濟日報 LifeStyle品味 全新改版,推出精緻的生活情報,內容包括時尚、旅遊、藝文、珠寶、精品、遊艇、汽車、醇酒、手錶...等。

誠摯邀請您,在緊湊的行程之餘,試著放下待辦事項,和我們一同欣賞生活裡的美好事物。



不再通知
明天提醒

生醫基金 雙題材熱炒

本文共743字

經濟日報 記者黃婉軒/台北報導

醫療生技產業因為兼具防禦與成長雙重特性,加上近期併購案與年會的題材加持,投資熱度再度上升。根據投信投顧公會資料,投信發行的醫療生技相關基金,雖然今年來經歷市場大幅震盪,但反映在基金的總受益人數變化不大,一直維持在高檔水位。

以規模第一大、逾88億元的PGIM保德信全球醫療生化基金為例,該基金最新總受益人數達6,160人,今年來僅小幅下滑26人,規模第二的野村全球生技醫療基金總受益人數超過2,900人,今年來下降人數也在百人以內,反映出投資人看好醫療生技產業未來前景,並未因受到市場波動而撤出。

推薦

另外就績效檢視,今年至今MSCI世界指數大跌18.7%,但醫療生技基金同期表現相對抗跌,新光全球生技醫療基金不跌反漲,另外包括PGIM保德信全球醫療生化、野村全球生技醫療、景順全球康健、凱基醫院及長照產業基金等,跌幅都在一成內。

PGIM保德信全球醫療生化基金經理人江宜虔指出,統計今年醫療類股在面對股市大幅擺盪時的表現,不僅下跌波段展現出相對抗跌的防禦力,當市場出現反轉彈升時,股價也迅速反映企業獲利成長,配合併購案件數上升、醫學年會等題材,帶動醫療生技產業股價反彈力道相較其他產業強勁。

富蘭克林坦伯頓生技領航基金經理人依凡‧麥可羅認為,生技業有三大利多,包括生技製藥創新、併購活動回溫,以及評價具吸引力。過去一年生技醫療族群在免疫腫瘤、自體免疫疾病及神經退化性疾病領域取得眾多進展,預計今年可望在這些疾病領域看到進一步的臨床驗證,屆時將更加推升其股價表現。

江宜虔表示,美國大型製藥及生技公司過去幾年受到藥價政策影響,股價走勢落後,但今年隨著股市出現大型震盪,醫療族群屬於價值型類股,具有穩定及防禦性,加上評價面具吸引力,今年交出較佳表現,另外由於目前本益比仍處於歷史低點,未來仍有上漲空間。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ESG基金投資人 衝138萬
下一篇
基金特蒐/新光新興富域國家債 靚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