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064字
復華投信與遠見民意研究調查合作,發布全台第一份50+世代不後悔大調查,在財務面向上,72.4%認為退休金足夠,22.9%認為不足夠;自認退休金不夠者最想透過買房收租改善,不過,自認退休金足夠者的理財規劃,以「自己投資基金或股票」及「年金保險」規劃為大宗,是買房收租的兩倍。
若進一步分析,以股票、基金為主要退休理財工具者,最偏好的獲利方式為長抱賺成長報酬比重達43.3%,比例遠高於短期買賣價差的14.9%,也有37.6%希望能夠固定領配息。
退休後收入來源部分,以政府及雇主提供的保險及退休金及個人儲蓄居大宗,其次為個人投資收入、退休後繼續工作的收入、子女或家庭供養。
復華投信總經理周輝啟表示,過去利率相對高,要資產增加、對抗通膨,輕鬆退休不難,但目前低利率環境加上勞保基金瀕臨破產且替代率偏低,讓退休生活浮現隱憂,如何提升個人理財投資效率就相對更為重要。
現在買房,真的是存退休金最好的方式嗎?周輝啟說,投資房地產門檻高、流動性較低,且資金壓力大;當包租公包租婆雖然有穩定收益率,但有空租期、修繕、稅務等隱形成本。考量波動度、資金門檻及流動性,共同基金為最佳選擇。
根據彭博資訊統計,全球股市(MSCI世界指數)過去40年成長22倍、年化報酬率達8%(截至2021/12/31),台股同為具成長性市場,表現同樣突出;若是主動操作的台股基金,以復華中小精選基金為例,該基金自2001年成立以來報酬率886%、年化報酬率12%,優於同期間台灣加權報酬指數的484%及9%(統計至2022/6/30)。
不過,績效數字這麼亮眼,為何很少人能賺到長期趨勢向上的錢?周輝啟說,投資人追高殺低等行為導致報酬大幅減少,可拉長投資時間,因為時間可以把波動與不確定弭平,再搭配投資方法紀律投資降低錯誤行為差距。
復華投信投資理財處資深副總宋佩文說,若希望退休後有穩定現金流,可透過母子基金機制的金複合投資法,母基金選擇穩健標的,子基金選擇成長性較佳的股票型基金,同時達到分散風險和資產成長的目標。當累積一定金額後,再透過月月領的方式,自行設定每月領回金額,量身打造現金流以滿足退休等需求。
50+世代不後悔大調查以50歲以上之台灣民眾為對象,由遠見民意研究調查,針對支撐幸福老年的金三角—健康的身體、活躍的人際網絡、獨立的財務等三大面向,於3月11~25日執行全國性電話民調,依主計處2022年1月人口比例估算,男女樣本各400份,以年齡區分則為50~54、55~59、60~64、65~69歲各150份、70歲以上200份的調查,最終有效樣本共800份。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