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004字
明星經理人比較好嗎?法人指出,選擇共同基金時,與其追逐明星經理人,不如看操盤團隊。除了考慮基金的短、中、長期績效之外,基金的規模及波動程度等,也都要納入考量。更重要的是,要選對長期趨勢向上的市場,並且建立好投資組合,避免因為短期震盪而被嚇出場。
說到明星基金經理人,很多人會想到傳奇人物彼得林區(Peter Lynch)。他從1977年至1990年管理富達麥哲倫基金,年化報酬率高達29.2%,不但讓很多投資人快速累積財富,更成為後代經理人難以超越的標竿。
在台灣,第一批投信出現於1980年代,之後台股基金紛紛成立,在資金滿天飛的時代,加權指數首度上萬點,也誕生了台股基金明星經理人。金鑽獎設立於1990年代,前面幾屆還頒發傑出基金經理人獎,以表彰資產管理業的菁英。
不過,明星經理人壓力大。投資人慕名而來,資金快速流入,造成基金規模暴增,如果短期內找不到便宜的好標的,或是被迫買進較貴的標的,反而會影響績效;一旦市場下跌,賠錢的投資人甚至還會跑去投信「理論」。
就公司來說,經理人變得有名,被同業挖角的機率就升高。在國外,明星操盤手跳槽,基金規模立見萎縮。
近年來,投信更加重視建立操盤團隊,以求多方掌握及解析爆炸性的資訊。就算單一經理人離開,對基金的衝擊也會相對變小。
此外,被動ETF規模在國內外快速成長,對一般投資人來說,因此經理人知名度就更加不重要了。
安聯投信表示,在投資前,應該優先考量如何快速為自己累積資本,再挑選適合自己的投資策略和理財工具。尤其要了解自身財務狀況與風險承受度,設立明確目標,忌諱盲目跟風,不買不懂的商品。
確定自己的理財目標及投資屬性之後,安聯投信表示,再來是選擇向上趨勢的市場,然後才是選擇個別基金。投資人可以參考經理投資團隊的中長期表現、長年規模變化作為參考。如果想利用指標來深入檢視基金,可比較同類型基金中的夏普值與波動度。
摩根投信指出,可以自行打造適合自己的投資組合。核心部位追求穩健成長,建議挑選一、兩檔全球型股票基金或多元資產型基金。衛星部位主要任務是掌握未來三到五年的「波段趨勢財」,因此可從波動度較高但成長性較佳的區域型、單一國家型、產業型基金等著手,挑出一至三檔基金。
如果只選一檔基金,也可布局多重資產概念基金。安聯投信指出,全球景氣復甦態勢不變,但速度變慢,且通貨膨脹及升息等因素持續干擾市場,波動增加。多重資產策略兼顧收益及成長機會,逐漸成為投資人青睞的策略商品。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