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681字
全球股市持續動盪,外資上周對亞股全面賣超,但賣超力道已減輕。賣超金額以韓股失血9.9億美元最多,再來是台灣7.9億美元、印度6.9億美元。不過,亞股上周表現不一,尤其印度、印尼及泰國仍逆勢上漲。
今年以來,亞股仍只有三個東協市場為淨流入,依次為印尼的45.3億美元、泰國的33.5億美元、馬來西亞的15.2億美元;賣超則是以台股的329億美元最高,再來是印度的279億元、南韓的154億美元。至於股市表現,仍是東南亞優於北亞,以印尼漲6.6%最優。
群益東協成長基金經理人高浩偉表示,東協景氣復甦態勢仍未改變,邊境解封商機也可望增添景氣動能,加上目前通貨膨脹尚可控制,預期未來升息幅度將不及歐美央行,對股市的影響也較有限。整體而言,東協基本面與企業獲利仍屬正面,可持續留意通訊服務、非核心消費、能源與工業股等。
PGIM保德信金滿意基金經理人賴正鴻表示,未來隨全球各國逐步放寬邊境管制,有利整體終端需求回溫,加上5G、高效能運算及車用電子等長線需求持續擴增,可望挹注台灣外銷接單動能居高不墜。但短期觀察指數走勢,最重要的主流指標需視晶圓龍頭大廠股價是否止穩,將成短線多空關鍵。
安聯投信台股團隊指出,下半年終端消費雜音多,個人電腦、筆電族群訂單面臨大幅下修壓力,也連帶影響相關IC供應商。在中國大陸手機市場部分,相關買氣仍待觀察,但考量中國目前疫情的政策與經濟情況,下半年iPhone應有撐;伺服器需求展望至今也相對正向,但需留意明年相關資本支出與動能。
越南券商預期,不少基本面良好個股的第2季業績可望延續第1季強勁成長,部分個股甚至存在利潤翻倍機會,有長期成長的潛力。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