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840字
聯準會上周宣布升息3碼,引發市場對美國經濟衰退風險擔憂,據華爾街日報16~17日對53位經濟學家調查,未來12個月美國經濟衰退機率達44%,較4月預期的28%及1月預期的18%大幅提升。據高盛證券統計,民生消費及醫療類股等是「唯二」在經濟衰退前後都有望維持強勢表現的產業。
根據美國經濟研究局(NBER)定義的經濟衰退,1981年以來美國經濟曾經歷五次衰退,進入衰退時間分別是1981年8月、1990年8月、2001年4月、2008年1月和2020年3月。
高盛證券統計,在入衰退前一年,S&P500指數中位數仍上漲6%,其中以能源、民生升消費、醫療、公用事業、通訊服務和工業類股表現較佳;進入衰退後一年,史坦普500指數中位數呈現平盤,其中能源股轉為落後,民生消費及醫療類股延續相對大盤強勢表現。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表示,在通膨數據出現明確緩和前,預期聯準會將持續以較快速度升息,增添美國經濟下行風險,建議股票投資採取買黑不買紅、大跌大買、小跌小買或定期定額策略,核心配置美國價值平衡型基金為核心,並以基礎建設或公用事業產業型基金為衛星配置。
富蘭克林坦伯頓穩定月收益基金經理人愛德華.波克表示,隨著殖利率攀升,投資級公司債評價面已獲得改善、利差也回復至過去十年均值水準。近幾個月來經理團隊對投資級債的看法已由中性偏空逐步轉為中性偏多,股票配置側重於偏防禦的公用事業及醫療類股,其中醫療類股目前本益比接近近30年均值、較其他防禦型類股來得便宜,且在過去經濟退期間都維持獲利正成長,可望在經濟放緩、波動加劇的環境下吸引資金青睞。
群益全球關鍵生技基金經理人蔡詠裕指出,美國通膨預期已自高點滑落,尤其聯準會6月一舉升息3碼後更加明顯,暗示著市場已大致消化其偏鷹舉措,未來物價被控制將勢在必行,在這樣的升息周期下,對醫療保險與製藥等大型價值股料將更加有利。
美盛凱利基礎建設價值基金尼克.蘭利認為,面臨全球經濟成長放緩環境,投資將持續增加較不受景氣成長放緩影響的標的,包括電力、水利及瓦斯公用事業。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