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企業永續績效牽動評價

本文共591字

經濟日報 記者張瀞文/台北報導

研究顯示,企業永續與否會影響評價。永續表現愈好的企業,市場給予的評價也愈高。相反的,永續表現愈差的企業,就不得不以較低的評價來支付更高的資本與交易成本。

施羅德投資集團策略研究主管拉蒙特(Duncan Lamont)分析,永續表現差的企業和表現好的企業,過去一年的歷史本益比差距有49%。以產業來看,能源、原料等被視為較不永續的領域,其永續表現佳和表現差的企業,歷史本益比差距更可以達到七成以上。

拉蒙特以施羅德投資獨有的SustainEx模型分析MSCI全世界指數,將企業分成四等分,從最永續的前四分之一,到最不永續的後四分之一。他指出,最不永續的公司過去12個月的本益比是17倍,最永續的公司則為25倍。換句話說,如果兩家公司的獲利相同,永續企業的價值大約多了50%。

此外,在大部分產業中,永續表現佳的企業本益比較高。以原料產業為例,最永續的企業歷史本益比為23倍,最不永續的企業則為13倍;能源產業也有類似狀況,最永續和最不永續企業的歷史本益比各為19倍和11倍。拉蒙特表示,這樣的數據並不令人意外,畢竟提到對環境的影響,這些產業通常被認為是「壞人」。

直到最近數年,市場才開始更加關注環境風險。拉蒙特說,在2018年之前,一家公司是否破壞環境,對投資人來說並不是太重要。

但這樣的情況逐漸改變,許多產業永續表現佳和差的企業評價差距愈來愈大。這些變化大致與碳排放的財務成本增加相吻合。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永續概念股 商機爆發
下一篇
大華元宇宙科技50 ETF 7月6日起終止上市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