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781字
美股企業第1季財報進入公布尾聲,目前有77%的公司獲利表現優於預期,整體企業第1季獲利成長率預估為91%。法人分析,近一波美股領跌,並未反映財報優勢,而是反映市場對未來可能出現經濟衰退等疑慮,等待利空消化後,有機會走勢止穩。
根據Factset截至13日的統計,已有九成的S&P 500指數成分股企業已公布財報,其中,獲利優於預期的公司家數比重超過80%的產業包括:工業90%、必須消費88%、資訊科技85%以及健康照護81%。
群益潛力收益多重資產基金經理人徐煒庠表示,年初以來企業獲利預估值持續獲得市場上修,有助為股市後市帶來一定支撐,待供應鏈瓶頸,以及通膨壓力獲得緩解,美股走勢可望走穩。
PGIM Jennison全球股票機會基金產品經理葉家榮表示,成長股的相對本益比已回到疫情前、甚至長期平均,目前大幅壓縮成長股的估值,正創造了具有吸引力的切入點,從基本面、政策面及評價面來看,如果美國物價將如預期在未來一季走緩,待時間消化利空下,資金可望回流美股資產。
針對個別產業,群益美國新創亮點基金經理人陳沅易表示,雖然今年來科技類股回檔幅度大,不過其產業獲利能力仍佳,包括電動車、AI、5G應用等仍持續是各國致力發展的重要領域,美國在其中也扮演關鍵研發與推動角色,相關企業的成長性及獲利性仍值得期待。
在醫療產業上,群益全球關鍵生技基金經理人蔡詠裕指出,近期醫療保健股獲利仍處在上修途逕,產業獲利平穩,加上今年來FDA新益核准態度依舊積極,接下來也持續有國際重要醫學年會與展覽登場,相關研究成果與商機的發布也可望帶動類股行情。
徐煒庠指出,考量近期市場不確定因素仍待消化,資產價格波動風險仍存,欲布局美股市場又想兼顧波動管理的投資人,不妨透過以美股為核心的多重資產基金來介入,透過美股多元潛力主題趨勢配置,輔以優質收益資產,以兼顧資本利得報酬與息收,也平衡投資組合波動。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