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notice-title img

親愛的讀者您好:

經濟日報 LifeStyle品味 全新改版,推出精緻的生活情報,內容包括時尚、旅遊、藝文、珠寶、精品、遊艇、汽車、醇酒、手錶...等。

誠摯邀請您,在緊湊的行程之餘,試著放下待辦事項,和我們一同欣賞生活裡的美好事物。



不再通知
明天提醒

生醫基金 進場時機到

提要

相關產業股價受美股下跌拖累 但中長期不看淡 專家建議趁低布局

本文共810字

經濟日報 記者黃婉軒/台北報導

美國聯準會第2次升息決議鷹中帶鴿,導致美股大舉震盪,醫療保健產業股價隨今年來美股下跌拖累,產業本益比達20.5倍,逼近歷史平均本益比20倍附近,長線投資價值浮現。法人表示,醫療照顧產業需求持續成長,醫療保險、大型製藥等價值股相對抗跌,後市表現仍可期。

新光全球生技醫療基金經理人游信凱指出,今年醫療保健類股股價隨美股上沖下洗,後續只要基本面不變,可趁機撿便宜,特別是美國醫療保險股及大型製藥股,股價普遍具防禦特性,在價值面與新藥題材面加持下,醫療照顧相關族群中長期不看淡,建議投資人現階段可以分批低接或定期定額生技醫療基金。

推薦

根據Lipper統計,今年來MSCI世界醫療保健指數表現為2.1%,相對納斯達克生技指數同期的12.1%,顯示醫療保健股價相對抗跌。游信凱表示,美股過去科技掛帥,進入第2季,科技股估值重估,醫療保健類股則因去年漲幅相對落後,今年股價有望回歸基本面行情。

PGIM保德信全球醫療生化基金經理人江宜虔指出,醫療產業近期雖受投資氣氛影響,但整體來說,醫療業兼具成長及防禦特性,看成長面,統計1995~2021年,醫療產業平均EPS年成長率10.1%,與科技產業相當。

防禦力方面,2010年以來有八次市場對企業獲利預期下修,醫療產業下修幅度最小,因有基本面加持,讓醫療生技業具備成長及防禦特性,在遇到市場震盪時,有較多機會優化投組表現。

江宜虔進一步說明,目前醫療生技產業還有評價面便宜的優勢,據統計,先前彈升的美國中小型生技指數XBI,目前的股價評估已接近歷史低點,預期在產業併購、正面臨床實驗結果等因子推動下,都有助帶動股價正面表現,且2022年上半年有多項重要新藥公布臨床實驗結果,可望對後市股價帶來正向幫助。

游信凱表示,第2季主要看好的醫療次產業包括:管理式醫療類股,即醫院和醫療保險公司、新藥股、醫材、醫美類股,及具有併購題材的藥企受惠股,建議投資人可聚焦於上述產業,並抓緊低檔時機布局醫療相關基金。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上季ETF三天王 出列
下一篇
基金特蒐/新光新興富域國家債 靚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