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AI基金 逢回買
產業發展明確帶動AI、電動車等相關投資機會,投信發行的全球科技股基金今年以來延續去年的好表現,有八檔相關基金漲幅超過5%,領先同類型平均的2.8%。法人指出,短線市場受到美債殖利率竄升影響,明顯回檔修正,又以本波股價漲勢最大的科技類股成為殺盤重心,在長期趨勢加持下,建議逢跌加碼布局創新科技基金。
合庫AI電動車及車聯網創新基金經理人張仲平表示,美國總統拜登的上任相當有利於電動車產業的發展,由於目前中國大陸在電動車的生產方面大幅度領先美國,因此拜登承諾將要通過正確的綠色能源政策,建設55萬座電動車充電站,創造超過100萬個就業機會。
電動車下階段的重點包括智能化、車聯網及共享經濟,其中因近年車聯網蓬勃發展,使新車市場具備聯網功能的車輛占比持續提升,預估2025年新車市場聯網汽車的數量接近7,400萬輛,滲透率達80%,相關商機可留意。
統一全球智聯網AIoT基金經理人林鴻益指出,創新科技類股仍是投資主軸,因獲利預估成長較高,且長線趨勢明確,尤以半導體裡偏AI領域以及電動車相關最看好。另外可搭配泛周期類股,包括替代能源、原物料、油價上漲受惠股等,近期活躍,也是受惠拜登積極支持綠能政策,以及產業低基期創造出的操作空間。
針對近期盤勢,第一金全球AI人工智慧基金經理人陳世杰表示,本次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攀升,反映經濟擺脫疫情衝擊,轉進擴張階段,企業獲利可望穩步成長,股市也將從資金行情,邁入景氣接棒行情。
以2018年為例,美債殖利率在年初、下半年兩次強彈,造成NASDAQ指數、AI人工智慧等創新產業指數同步下跌,跌幅介於7~16%不等,但後續即展開反彈走勢。ROBO全球人工智慧指數在後三月、後六月,彈幅各有17%、27%。
只要全球企業發展AI人工智慧的趨勢沒有改變,資金都會持續湧向AI產業,短期的股價回跌或震盪,都可以作為單筆加碼的進場理由。
相關新聞
- 高股息ETF 人氣沸騰2021-04-22
- 美股體質勇 資金卡位2021-04-22
- 美銀美林調查 62%經理人喊加碼股市2021-04-22
- 59檔台股基金 淨值創高2021-04-22
- 日股基金雙優勢 漲相佳2021-04-22
- 美成長股、高收債 聚光2021-04-22
- 十檔大中華基金 正點2021-04-22
- 全球科技基金 後勁十足2021-04-22
- 金融、原物料族群 犀利2021-04-22
- 台股衝上萬七 12檔老基金報酬率逾10倍2021-04-21
- 聽力健康產業成形 美律黃朝豐:持續投入研發2021-04-21
- 台股盤中跌百點 長榮認購權證夯2021-04-21
- 生醫類股夯 逢回加碼2021-04-21
- 新型消費興起 概念股閃金光2021-04-21
- 修復地球 永續投資一舉兩得2021-04-21
- 機器人產業 長線看俏2021-04-21
- 印度債有撐 經理人青睞2021-04-21
- AI新科技基金 伺機布局2021-04-21
- 經濟成長期 宜多元布局2021-04-21
- 陸股基金 進場良機到2021-04-21
- 美公債吸睛 資金歸隊2021-04-21
- 優先順位高收債 漲相佳2021-04-21
- ESG ETF 掀投資新風潮2021-04-21
- 台股基金規模 11年新高2021-04-21
- 彭博ETF統計:市場情緒樂觀 資金追捧美國股票型資產2021-04-20
- 溢價大收斂 富邦越南ETF爆量巨震2021-04-20
- 公債殖利率回落 信用債續迎資金淨流入2021-04-20
- 多重資產 掌握輪漲行情2021-04-15
- 趨勢向上 法人喊加碼2021-04-15
- 電信債ETF 報酬率吸睛2021-04-15
- 新興科技夯 AI最亮眼2021-04-15
- 單國基金績效 越南稱冠2021-04-15
- REITs基金啟動補漲2021-04-15
- 摩根投信:目前為經濟成長初期階段 通膨不致失控2021-04-14
- 國泰貨運疫苗運載量創新里程碑 已突破1,500萬劑2021-04-14
- 美科技股走揚 台股早盤突破16900大關上漲百點2021-04-14
- 第一金工業菁英30ETF 紅火2021-04-14
- 電競商機大 伺機布局2021-04-14
- 機器人概念股 潛利大2021-04-14
- 美科技基金 錢景亮2021-04-14
熱門文章
- 調查:我國39歲以下勞工 近二成「零存款」2021-04-21
- 台灣房屋和產險合作推出責任保險 最高賠三億2021-04-21
- 50歲翁PO文問「怎麼買保險?」 四款保單非買不可!2021-04-21
- 台股盤中跌百點 長榮認購權證夯2021-04-21
- 房屋稅5月1日開徵 逾期繳納最高被加徵至15%的滯納金2021-04-21
- 5月報稅採列舉扣除額 勞保、國保、農保也可抵稅2021-04-21
- 花旗撤離 滙豐續耕台灣:開通全家支付工具My FamiPay2021-04-21
- 美股體質勇 資金卡位2021-04-22
- 勞工保險規畫 靠這三招守護自己的未來2021-04-21
- 全球人壽建議勞工朋友 三招守護自己的未來2021-04-21
- 59檔台股基金 淨值創高2021-04-22
- 高股息ETF 人氣沸騰2021-04-22
- 美銀美林調查 62%經理人喊加碼股市2021-04-22
- 全球科技基金 後勁十足2021-04-22
- 美成長股、高收債 聚光2021-04-22
- 十檔大中華基金 正點2021-04-22
- 金融、原物料族群 犀利2021-04-22
- 日股基金雙優勢 漲相佳2021-04-22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