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群體免疫有望 醫療生技基金投資熱度增溫
今年來各國都加快疫苗施打速度,希望加速達成群體免疫目標,帶動醫療生技基金的投資熱度增溫。投信投顧公會統計,國內投信發行的醫療生技基金,定期定額人氣最旺的是保德信全球醫療生化基金,名列國內投信發行規模最大的醫療相關基金;定期定額筆數第二名則是第一金全球AI精準醫療基金,其次的分別為富蘭克林華美全球醫療保健與野村全球生技醫療基金。
保德信全球醫療生化基金經理人江宜虔指出,拜登政府政策首重振興經濟,且疫情之下凸顯出醫療產業創新對人類的貢獻,加上醫療生技類股受到疫苗研發的激勵,多方因素都大幅提振整體醫療產業的投資氣氛;再者,隨著各國加速施打疫苗,短期有利帶動疫苗代工廠業務量增加,整體產能可望在3-4月擴大,加上包括嬌生、Novavax等藥廠疫苗即將獲准上市,預期後續疫苗供應問題將獲得解決,有利於相關廠商營收獲利。
針對市場擔心的藥價政策方面,江宜虔表示,藥價政策應調整幅度有限,主要因為2015年以來,美國開始核准多項生技相似藥(Bio-Similar),已大幅降低許多患者的藥價負擔,此外,疫情讓醫療產業獲得正面評價,有助於讓立法者更相信創新研發能力提升的重要性,讓生技製藥的創新成長,持續成為醫療產業向上的動能因子。
由於醫療生技產業各次產業差異不小,江宜虔認為,未來具有潛力的次產業,除了疫苗相關衍生出來的商機,如疫苗代工等,以及因疫情產生結構性轉變之行業個股,再來就屬生技類股成長前景最佳,除了併購題材,包括基因編輯技術(CRISPR)、個人化治療、癌症方面的創新研發,都將成為相關股價今年成長動能,當中又以中小型公司更具成長潛力。另外,也可優先布局具顛覆性創新、突破目前標準療法的藥品或治療方式的個股,以較熱門的癌症治療及罕見疾病領域為主。
相關新聞
- 台股基金規模 11年新高2021-04-21
- 台股盤中跌百點 長榮認購權證夯2021-04-21
- 生醫類股夯 逢回加碼2021-04-21
- 新型消費興起 概念股閃金光2021-04-21
- 修復地球 永續投資一舉兩得2021-04-21
- 機器人產業 長線看俏2021-04-21
- 印度債有撐 經理人青睞2021-04-21
- AI新科技基金 伺機布局2021-04-21
- 經濟成長期 宜多元布局2021-04-21
- 陸股基金 進場良機到2021-04-21
- 美公債吸睛 資金歸隊2021-04-21
- 優先順位高收債 漲相佳2021-04-21
- ESG ETF 掀投資新風潮2021-04-21
- 彭博ETF統計:市場情緒樂觀 資金追捧美國股票型資產2021-04-20
- 溢價大收斂 富邦越南ETF爆量巨震2021-04-20
- 公債殖利率回落 信用債續迎資金淨流入2021-04-20
- 多重資產 掌握輪漲行情2021-04-15
- 趨勢向上 法人喊加碼2021-04-15
- 電信債ETF 報酬率吸睛2021-04-15
- 新興科技夯 AI最亮眼2021-04-15
- 單國基金績效 越南稱冠2021-04-15
- REITs基金啟動補漲2021-04-15
- 摩根投信:目前為經濟成長初期階段 通膨不致失控2021-04-14
- 國泰貨運疫苗運載量創新里程碑 已突破1,500萬劑2021-04-14
- 美科技股走揚 台股早盤突破16900大關上漲百點2021-04-14
- 第一金工業菁英30ETF 紅火2021-04-14
- 電競商機大 伺機布局2021-04-14
- 機器人概念股 潛利大2021-04-14
- 美科技基金 錢景亮2021-04-14
- 永續型商品 規模創高2021-04-14
- 價值股看多 可納入組合2021-04-14
- A股漲相佳 分批加碼2021-04-14
- 新興美元債 利差誘人2021-04-14
- 良知型消費概念 掀風潮2021-04-14
- 富邦越南ETF 下周一掛牌2021-04-14
- 台股基金七強 淨值創高2021-04-14
- 亞股醞釀反攻 印度將帶頭衝2021-04-14
- 大盤衝萬七 台股ETF這檔人氣最高2021-04-13
- 富邦越南ETF 4月19日掛牌上市2021-04-13
- 小資版0050發威 020020掛牌以來漲幅近42%2021-04-13
熱門文章
- 股利所得計稅申報 四大不可不知2021-04-21
- 保費調漲兩原因 宏泰人壽漲主力醫療險38.5%2021-04-20
- 股市小白報稅 把握三訣竅2021-04-21
- 調查:我國39歲以下勞工 近二成「零存款」2021-04-21
- 未上市櫃股交易所得稅 明年起要申報2021-04-21
- 50歲翁PO文問「怎麼買保險?」 四款保單非買不可!2021-04-21
- 台股盤中跌百點 長榮認購權證夯2021-04-21
- 個人、企業課稅規定大不同!避開兩地雷2021-04-21
- 生醫類股夯 逢回加碼2021-04-21
- 房屋稅5月1日開徵 逾期繳納最高被加徵至15%的滯納金2021-04-21
- 5月報稅採列舉扣除額 勞保、國保、農保也可抵稅2021-04-21
- 陸股基金 進場良機到2021-04-21
- 新型消費興起 概念股閃金光2021-04-21
- 火災頻傳 住宅火險投保率不到四成、金管會呼籲投保2021-04-20
- ESG ETF 掀投資新風潮2021-04-21
- 機器人產業 長線看俏2021-04-21
- 台股基金規模 11年新高2021-04-21
- 花旗撤離 滙豐續耕台灣:開通全家支付工具My FamiPay2021-04-21
- 勞工保險規畫 靠這三招守護自己的未來2021-04-21
- 台灣房屋和產險合作推出責任保險 最高賠三億2021-04-21
- AI新科技基金 伺機布局2021-04-21
- 修復地球 永續投資一舉兩得2021-04-21
- 美公債吸睛 資金歸隊2021-04-21
- 經濟成長期 宜多元布局2021-04-21
- 全球人壽建議勞工朋友 三招守護自己的未來2021-04-21
- 印度債有撐 經理人青睞2021-04-21
- 優先順位高收債 漲相佳2021-04-21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