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股帶勁 內需消費吸睛
統計顯示,牛年的中國大陸股市不負眾望。基金經理人指出,全球經濟邁向復甦,加上中國政府拉抬內需消費、外資持續流入,都有利今年陸股的多頭表現。不過,通貨膨脹壓力增加,需關注貨幣政策走向。
富達國際亞洲股票投資總監繆子美指出,中國現代股市發展還不到30年,但在過去兩次牛年,上證指數在2009-2010年大漲51%,1997-1998年反彈27%。投資人渴望中國股市在牛年持續紅盤。
繆子美指出,當然,過去表現並非未來結果的可靠指標。但從經濟基本面來看,中國是2020年唯一一個有正成長的主要經濟體。市場普遍預期,中國今年經濟將出現的高個位數成長,同時至少在前兩季,中國企業的獲利成長強勁。
再從流動性及貨幣政策來看,繆子美說,中國經濟以「先進先出」的態勢,從全球疫情的泥沼中脫穎而出,將有助陸股和港股投資情緒。流動性充裕,有利整個春季的市場氣氛看漲。
富達中國內需消費基金經理人Hyomi Jie指出,結構性成長主題將主導今年,產業之間的差異大,一些熱門產業和產業領導者將主導盤勢。面對與美國持續的貿易緊張局勢,中國當局積極尋求拉抬內部需求,因此,內需消費將持續蓬勃發展。出口在去年中國復甦中發揮關鍵作用,消費將接棒演出。Hyomi Jie分析,中國就業市場趨穩,龐大的民間儲蓄將釋放更多的消費力。去年面對疫情的不確定性,差旅費減少,其他可自由支配的支出也節省許多,但疫苗推出,經濟持續復甦,民眾將更樂意花費。
就資金面來看,Hyomi Jie指出,數個月來,隨著人民幣升值和中國經濟成長,外資流入中國股市的資金穩定成長。此外,由於中國政府採取嚴厲措施,抑制房市投資活動,部分資金可望從國內房市轉戰股市,特別是近期在香港IPO的陸資企業表現強勁。
相關新聞
- 台股基金規模 11年新高2021-04-21
- 台股盤中跌百點 長榮認購權證夯2021-04-21
- 生醫類股夯 逢回加碼2021-04-21
- 新型消費興起 概念股閃金光2021-04-21
- 修復地球 永續投資一舉兩得2021-04-21
- 機器人產業 長線看俏2021-04-21
- 印度債有撐 經理人青睞2021-04-21
- AI新科技基金 伺機布局2021-04-21
- 經濟成長期 宜多元布局2021-04-21
- 陸股基金 進場良機到2021-04-21
- 美公債吸睛 資金歸隊2021-04-21
- 優先順位高收債 漲相佳2021-04-21
- ESG ETF 掀投資新風潮2021-04-21
- 彭博ETF統計:市場情緒樂觀 資金追捧美國股票型資產2021-04-20
- 溢價大收斂 富邦越南ETF爆量巨震2021-04-20
- 公債殖利率回落 信用債續迎資金淨流入2021-04-20
- 多重資產 掌握輪漲行情2021-04-15
- 趨勢向上 法人喊加碼2021-04-15
- 電信債ETF 報酬率吸睛2021-04-15
- 新興科技夯 AI最亮眼2021-04-15
- 單國基金績效 越南稱冠2021-04-15
- REITs基金啟動補漲2021-04-15
- 摩根投信:目前為經濟成長初期階段 通膨不致失控2021-04-14
- 國泰貨運疫苗運載量創新里程碑 已突破1,500萬劑2021-04-14
- 美科技股走揚 台股早盤突破16900大關上漲百點2021-04-14
- 第一金工業菁英30ETF 紅火2021-04-14
- 電競商機大 伺機布局2021-04-14
- 機器人概念股 潛利大2021-04-14
- 美科技基金 錢景亮2021-04-14
- 永續型商品 規模創高2021-04-14
- 價值股看多 可納入組合2021-04-14
- A股漲相佳 分批加碼2021-04-14
- 新興美元債 利差誘人2021-04-14
- 良知型消費概念 掀風潮2021-04-14
- 富邦越南ETF 下周一掛牌2021-04-14
- 台股基金七強 淨值創高2021-04-14
- 亞股醞釀反攻 印度將帶頭衝2021-04-14
- 大盤衝萬七 台股ETF這檔人氣最高2021-04-13
- 富邦越南ETF 4月19日掛牌上市2021-04-13
- 小資版0050發威 020020掛牌以來漲幅近42%2021-04-13
熱門文章
- 股利所得計稅申報 四大不可不知2021-04-21
- 保費調漲兩原因 宏泰人壽漲主力醫療險38.5%2021-04-20
- 股市小白報稅 把握三訣竅2021-04-21
- 調查:我國39歲以下勞工 近二成「零存款」2021-04-21
- 未上市櫃股交易所得稅 明年起要申報2021-04-21
- 50歲翁PO文問「怎麼買保險?」 四款保單非買不可!2021-04-21
- 台股盤中跌百點 長榮認購權證夯2021-04-21
- 個人、企業課稅規定大不同!避開兩地雷2021-04-21
- 生醫類股夯 逢回加碼2021-04-21
- 房屋稅5月1日開徵 逾期繳納最高被加徵至15%的滯納金2021-04-21
- 5月報稅採列舉扣除額 勞保、國保、農保也可抵稅2021-04-21
- 陸股基金 進場良機到2021-04-21
- 新型消費興起 概念股閃金光2021-04-21
- 台灣房屋和產險合作推出責任保險 最高賠三億2021-04-21
- ESG ETF 掀投資新風潮2021-04-21
- 台股基金規模 11年新高2021-04-21
- 花旗撤離 滙豐續耕台灣:開通全家支付工具My FamiPay2021-04-21
- 機器人產業 長線看俏2021-04-21
- 勞工保險規畫 靠這三招守護自己的未來2021-04-21
- AI新科技基金 伺機布局2021-04-21
- 修復地球 永續投資一舉兩得2021-04-21
- 美公債吸睛 資金歸隊2021-04-21
- 經濟成長期 宜多元布局2021-04-21
- 全球人壽建議勞工朋友 三招守護自己的未來2021-04-21
- 印度債有撐 經理人青睞2021-04-21
- 優先順位高收債 漲相佳2021-04-21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