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用事業族群 穩穩賺
全球疫苗施打順利、各國擴大刺激政策下,今年經濟可望重啟,引發通膨升溫的隱憂,造成近期股市回檔整理。投信法人認為,對於通膨的發展,仍待進一步觀察,但投資人如擔心未來竄升風險,轉進公用事業、不動產等兩大產業降風險。
觀察近20年來,全球七大工業國(G7)通膨竄升,分別發生在金融海嘯後的2009年9月到2011年9月、歐債危機後的2015年9月到2018年9月,期間美股標普500指數平均上漲約15%,公用事業、REITs受惠通膨升溫,平均各上漲16.5%、21.5%。
第一金全球水電瓦斯及基礎建設收益基金經理人葉菀婷表示,通膨急速上揚通常也會帶動利率走高,不利企業獲利表現,並拖緩經濟增長動能。
不過,水、電、天然氣等公用事業及不動產價格會隨物價上漲而調整,長期獲利穩健,更兼具高股息特性,反倒有好表現。
葉菀婷指出,近期全球單日新增確診人數持續下滑,經濟將全面重啟,加上更多的財政刺激措施上路,勢必會推升通膨水準,引發市場恐慌。但觀察前述歷史經驗,這次是經濟衰退後的復甦,只要央行、財政政策調控得宜不必太過恐懼。
葉菀婷強調,今年仍舊是超低利率的溫和刺激環境,不過整體股市漲多,且通膨回升下,股市波動也會跟著增加。擔心短期通膨竄升風險的投資人不妨將部分資金轉進公用事業、不動產等族群,透過分散配置,降低資產波動風險。
台新北美收益資產證券化基金經理人李文孝也指出,通膨壓力升溫下,REITs股息收益較穩定,一般配息也會較高,相對具保值力;另一方面,幾乎所有商業租賃契約都有防通貨膨脹條款,租金會隨著高通膨而增加,也有很多投資人會利用REITs來創造生活中固定現金流收入。
李文孝表示,美國REITs在2020年以來漲勢相對落後,在美國總統拜登上任後有機會提出更大經濟刺激方案,再加上目前美國REITs股利率水準3.5%與公債利差高達220基本點,遠高於歷史平均130基本點,有利REITs展開補漲行情。分析師將美國REITs在2021年整體獲利成長率上修至6.5%,可望吸引長線買盤或法人機構加碼。
相關新聞
- 台股基金規模 11年新高2021-04-21
- 台股盤中跌百點 長榮認購權證夯2021-04-21
- 生醫類股夯 逢回加碼2021-04-21
- 新型消費興起 概念股閃金光2021-04-21
- 修復地球 永續投資一舉兩得2021-04-21
- 機器人產業 長線看俏2021-04-21
- 印度債有撐 經理人青睞2021-04-21
- AI新科技基金 伺機布局2021-04-21
- 經濟成長期 宜多元布局2021-04-21
- 陸股基金 進場良機到2021-04-21
- 美公債吸睛 資金歸隊2021-04-21
- 優先順位高收債 漲相佳2021-04-21
- ESG ETF 掀投資新風潮2021-04-21
- 彭博ETF統計:市場情緒樂觀 資金追捧美國股票型資產2021-04-20
- 溢價大收斂 富邦越南ETF爆量巨震2021-04-20
- 公債殖利率回落 信用債續迎資金淨流入2021-04-20
- 多重資產 掌握輪漲行情2021-04-15
- 趨勢向上 法人喊加碼2021-04-15
- 電信債ETF 報酬率吸睛2021-04-15
- 新興科技夯 AI最亮眼2021-04-15
- 單國基金績效 越南稱冠2021-04-15
- REITs基金啟動補漲2021-04-15
- 摩根投信:目前為經濟成長初期階段 通膨不致失控2021-04-14
- 國泰貨運疫苗運載量創新里程碑 已突破1,500萬劑2021-04-14
- 美科技股走揚 台股早盤突破16900大關上漲百點2021-04-14
- 第一金工業菁英30ETF 紅火2021-04-14
- 電競商機大 伺機布局2021-04-14
- 機器人概念股 潛利大2021-04-14
- 美科技基金 錢景亮2021-04-14
- 永續型商品 規模創高2021-04-14
- 價值股看多 可納入組合2021-04-14
- A股漲相佳 分批加碼2021-04-14
- 新興美元債 利差誘人2021-04-14
- 良知型消費概念 掀風潮2021-04-14
- 富邦越南ETF 下周一掛牌2021-04-14
- 台股基金七強 淨值創高2021-04-14
- 亞股醞釀反攻 印度將帶頭衝2021-04-14
- 大盤衝萬七 台股ETF這檔人氣最高2021-04-13
- 富邦越南ETF 4月19日掛牌上市2021-04-13
- 小資版0050發威 020020掛牌以來漲幅近42%2021-04-13
熱門文章
- 股利所得計稅申報 四大不可不知2021-04-21
- 保費調漲兩原因 宏泰人壽漲主力醫療險38.5%2021-04-20
- 股市小白報稅 把握三訣竅2021-04-21
- 調查:我國39歲以下勞工 近二成「零存款」2021-04-21
- 未上市櫃股交易所得稅 明年起要申報2021-04-21
- 50歲翁PO文問「怎麼買保險?」 四款保單非買不可!2021-04-21
- 台股盤中跌百點 長榮認購權證夯2021-04-21
- 個人、企業課稅規定大不同!避開兩地雷2021-04-21
- 生醫類股夯 逢回加碼2021-04-21
- 房屋稅5月1日開徵 逾期繳納最高被加徵至15%的滯納金2021-04-21
- 5月報稅採列舉扣除額 勞保、國保、農保也可抵稅2021-04-21
- 陸股基金 進場良機到2021-04-21
- 新型消費興起 概念股閃金光2021-04-21
- 火災頻傳 住宅火險投保率不到四成、金管會呼籲投保2021-04-20
- ESG ETF 掀投資新風潮2021-04-21
- 機器人產業 長線看俏2021-04-21
- 台股基金規模 11年新高2021-04-21
- 花旗撤離 滙豐續耕台灣:開通全家支付工具My FamiPay2021-04-21
- 勞工保險規畫 靠這三招守護自己的未來2021-04-21
- 台灣房屋和產險合作推出責任保險 最高賠三億2021-04-21
- AI新科技基金 伺機布局2021-04-21
- 修復地球 永續投資一舉兩得2021-04-21
- 美公債吸睛 資金歸隊2021-04-21
- 經濟成長期 宜多元布局2021-04-21
- 全球人壽建議勞工朋友 三招守護自己的未來2021-04-21
- 印度債有撐 經理人青睞2021-04-21
- 優先順位高收債 漲相佳2021-04-21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