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興亞股 今年活力旺
全球主要股市現階段普遍處於高檔,金牛年該如何尋找下一個金雞母?盧米斯賽勒斯、第一金投信等資產管理公司都看好新興亞股向上挑戰機會,主要理由有二,一是新興亞洲市場經濟持續改善,二是弱勢美元環境有利具潛力的新興市場。
盧米斯賽勒斯資深總經策略分析師布瑞爾(Craig Burelle)表示,驅動2021年經濟成長的「三駕馬車」將是疫苗的分發、貨幣寬鬆和支持性的財政政策。雖然預估還需要幾季的時間,才能讓全球大多數人接種疫苗,但這段期間美國、歐元區和日本的貨幣政策可能保持寬鬆。
因此,布瑞爾認為未來美元將溫和走軟,因強勁的風險偏好和美元貶值,往往有利於非美元的投資部位,目前最有吸引力的外匯投資機會在新興市場。
布瑞爾指出,中國經濟可能在2021年初至年中達到COVID前的產出水準。中國經濟復甦,通常對亞洲貨幣有利,尤其看好能夠反映景氣周期和高收益的貨幣,這類貨幣可能會從追求收益的外資流入中受益。
股市方面,布瑞爾強調,因貨幣政策的支持加上已開發國家的超低利率,全球股市的估值可能會繼續高於歷史平均水平,預計全球股市2021年將出現廣泛且均衡的反彈。考量亞洲經濟的強勁反彈和美元傾向走弱,目前更看好新興市場,而不是歐洲和日本。
第一金亞洲科技基金經理人黃筱雲進一步從資金面分析,今年來外資資金回流亞股,帶動MSCI亞太指數累計至今上漲7.7%,遠超越美股S&P 500指數2.6%的漲幅。其中,又以南韓、香港、台灣等東北亞股市表現最突出,漲幅都在一成左右。
黃筱雲認為,亞洲多國政府的防疫態度較為積極,整體疫情尚在控制內,製造業活動也在去年下半年逐步重啟;加上,亞洲科技業受惠於全球宅經濟效應,上游半導體、電動車、雲端運算,以及中下游的電子商務、遠距服務等公司獲利表現優異,成為投資亮點。
黃筱雲表示,今年全球經濟可望重拾增長軌道,尤其是美國製造業動能正在復甦當中,將拉動亞洲供應鏈出貨將轉強。考量去年上半年獲利基期壓低下,今年成長力道可期,可望為亞股提供助長動能。
相關新聞
- 陸股迎接兩會行情 逢回可布局2021-02-26
- 布局多重資產 掌握3R策略2021-02-26
- 優先順位商品 防禦力強2021-02-26
- 價值型投資 拉高勝率2021-02-26
- 生醫基金 引擎熱轉2021-02-26
- 亞洲高收債 利多加持2021-02-26
- 新興市場三題材 有潛利2021-02-26
- 大中華基金 牛氣沖天2021-02-26
- 境外股票基金 升勢壯2021-02-26
- 基金定期定額 八檔月扣1億元2021-02-26
- 基金操盤手/ESG選股 重視獲利穩定性2021-02-26
- 港股大跌現搶購潮 統一恒生科技ETN逆風狂賣 市值創高2021-02-25
- 台股操作難度升高 基金定期定額布局2021-02-25
- 消費基金 後勁十足2021-02-25
- 陸高收債 投資價值浮現2021-02-25
- 美特別股三優勢 分批進場2021-02-25
- 陸股靚 優選科技族群2021-02-25
- 越股動能強 伺機進場2021-02-25
- 陸股中小板ETF 題材一波波2021-02-25
- 印度股有料 長線買點到2021-02-25
- 晨星基金獎 摩根大贏家2021-02-25
- 基金主題式投資 躍居主流2021-02-25
- 七成台股基金 打敗大盤2021-02-25
- 新冠群體免疫有望 醫療生技基金投資熱度增溫2021-02-24
- 千元入袋高股息!00882定期定額 國泰證開辦2021-02-24
- 看好5G、車用晶片荒 國泰台灣5G+ ETF受益人達28萬人2021-02-24
- AI基金 長線釣大魚2021-02-24
- 公用事業族群 穩穩賺2021-02-24
- 全球企業配息 今年拚增5%2021-02-24
- 定時定額投資 火熱2021-02-24
- 陸股帶勁 內需消費吸睛2021-02-24
- 港股具吸引力 分批進場2021-02-24
- 掌握三策略 拉高勝率2021-02-24
- 債券擁優勢 納入配置2021-02-24
- 印度股四利多 經理人挺2021-02-24
- 新興亞股看旺 法人高喊布局2021-02-24
- 新興債ETF有轉機 可布局2021-02-24
- 牛年好彩頭 台股基金夠利2021-02-24
- 沒跟上「好享退」零手續費 退休平台也可買基金 2021-02-23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