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進美股 優選科技生技
美股氣勢如虹,今年多次寫下歷史新高紀錄,儘管上周五在疫情消息干擾下壓抑表現,但那斯達克綜合指數仍小幅上漲,且續創新高。法人表示,儘管短線漲勢強勁,但低利率仍有望支持美股於高檔,美股多頭強勢仍可期。
群益美國新創亮點基金經理人徐煒庠指出,資金行情持續,美國股市短線上漲勢強勁,與歷史經驗對照,只要Fed貨幣政策維持鴿派立場,同時經濟基本面維持溫和成長步調,大盤長期趨勢就仍看好。針對藍色浪潮來襲,市場開始針對民主黨的政策立場調整未來經濟預估,高盛上調今年經濟成長預期至6.4%(原為5.9%),失業率降至4.8%。
隨著經濟與通膨復甦預期加溫,基本情境下預計聯準會明年開始縮減購債,最早在今年第4季開始,並對首次升息的時間預測,從2025年初的預期提前到2024年下半年,通膨預期的升溫也同步推動美國10年公債殖利率站上1%,預估今年底將達1.5%,明年底達1.85%。通膨與公債殖利率上揚,推動市場交易熱絡,價值型股票重拾動能。
日盛全球智能車基金經理人王亨表示,美國財政刺激仍有加碼空間,經濟有望穩健復甦,目前美國企業正進入庫存回補周期,內需消費在面臨去年上半年的超低基期、美國民眾累積的高儲蓄率釋放,亦將有正面表現,在基本面推動下,今年美國企業獲利將大幅反彈。
在生技類股方面,群益那斯達克生技ETF基金經理人林孟迪指出,考量拜登曾任歐巴馬副手,拜登曾參與當時歐巴馬醫保(美國平價醫療法案)的立法,延續並改善政策的可能性偏高,有利於醫院、管理型醫療、醫療照護及醫療保險等行業。
整體而言,資金面寬鬆提供美股下檔支撐,企業獲利持續改善,預期科技等新創類股獲利更強勁,美股仍具投資價值。
全球疫情持續延燒,疫苗、醫藥股仍具題材性,全球老化醫療需求增加更是長期趨勢,生技醫護產業表現不看淡。
延伸閱讀
相關新聞
- 陸股迎接兩會行情 逢回可布局2021-02-26
- 布局多重資產 掌握3R策略2021-02-26
- 優先順位商品 防禦力強2021-02-26
- 價值型投資 拉高勝率2021-02-26
- 生醫基金 引擎熱轉2021-02-26
- 亞洲高收債 利多加持2021-02-26
- 新興市場三題材 有潛利2021-02-26
- 大中華基金 牛氣沖天2021-02-26
- 境外股票基金 升勢壯2021-02-26
- 基金定期定額 八檔月扣1億元2021-02-26
- 基金操盤手/ESG選股 重視獲利穩定性2021-02-26
- 港股大跌現搶購潮 統一恒生科技ETN逆風狂賣 市值創高2021-02-25
- 台股操作難度升高 基金定期定額布局2021-02-25
- 消費基金 後勁十足2021-02-25
- 陸高收債 投資價值浮現2021-02-25
- 美特別股三優勢 分批進場2021-02-25
- 陸股靚 優選科技族群2021-02-25
- 越股動能強 伺機進場2021-02-25
- 陸股中小板ETF 題材一波波2021-02-25
- 印度股有料 長線買點到2021-02-25
- 晨星基金獎 摩根大贏家2021-02-25
- 基金主題式投資 躍居主流2021-02-25
- 七成台股基金 打敗大盤2021-02-25
- 新冠群體免疫有望 醫療生技基金投資熱度增溫2021-02-24
- 千元入袋高股息!00882定期定額 國泰證開辦2021-02-24
- 看好5G、車用晶片荒 國泰台灣5G+ ETF受益人達28萬人2021-02-24
- AI基金 長線釣大魚2021-02-24
- 公用事業族群 穩穩賺2021-02-24
- 全球企業配息 今年拚增5%2021-02-24
- 定時定額投資 火熱2021-02-24
- 陸股帶勁 內需消費吸睛2021-02-24
- 港股具吸引力 分批進場2021-02-24
- 掌握三策略 拉高勝率2021-02-24
- 債券擁優勢 納入配置2021-02-24
- 印度股四利多 經理人挺2021-02-24
- 新興亞股看旺 法人高喊布局2021-02-24
- 新興債ETF有轉機 可布局2021-02-24
- 牛年好彩頭 台股基金夠利2021-02-24
- 沒跟上「好享退」零手續費 退休平台也可買基金 2021-02-23
留言